红网时刻新闻11月17日郴州讯(通讯员 何云开 邓群雄 何佳丽)今年以来,永兴县洋塘乡以“让秸秆变废为宝,促生态富民双赢”为目标,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构建完善处理体系,破解秸秆处置难题,让田间“废弃物”成为生态“加分项”、农民“增收源”。

秸秆粉碎机正在田间劳作。
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先行。洋塘乡创新宣传模式,线上充分发挥社交媒体作用,发动乡村干部在朋友圈、村组百姓群广泛推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解读、技术视频和典型案例,让群众直观了解秸秆利用的优势;线下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村广播定时播报等传统方式,将宣传触角延伸到村社院落、田间地头。截至目前,全乡已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安装宣传展板600余块,开展现场宣讲10余场,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浓厚的宣传氛围让秸秆综合利用理念深入人心。

乡村干部到田间地头上门服务,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
大户带头示范,破解处置难题。在上级政策支持下,乡农业办主动到田间地头上门服务,争取26万元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各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投入数十万元购置了一批秸秆回收处理设备,为秸秆高效回收、科学处理提供硬件支撑。文明村种粮大户黄序兵便是受益者之一,他表示:“低茬收割、粉碎还田都有政策支持,我家90亩水稻的秸秆近两年全部粉碎还田,土地肥沃性明显增强,去年肥料支出减少了三分之一。”在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带动下,目前全乡已完成低茬收割1100余亩,粉碎还田800余亩,打捆离田300余亩,预计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90%以上。
着眼长远发展,完善配套体系。针对大型秸秆仓储短缺的短板,洋塘乡将投入100万元建设年收储9000包的秸秆收储仓库,打造“就近回收、集中处理”的运营模式。这一举措将加快传统农业向科学环保现代化农业转型,推动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持久动力。
如今的洋塘乡,秸秆不再是令人头疼的“包袱”,而是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宝贝”。通过政策引导、大户带动、科技赋能、完善体系,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在田野间绘就出生态宜居、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云开 邓群雄 何佳丽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