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日郴州讯(通讯员 吴丽菊 曹立燕)金秋十月,家国同辉。10月1日晚上7点,宜章县大井村杨家大礼堂灯火通明,400余名乡亲围坐一堂,“文明乡风·幸福大井”国庆中秋双节晚会拉开帷幕。鼓点一响,长村乡6个村及周边2个村的“民星”联袂起舞,《祖国你好》《喜事盈门》瞬间点燃全场。没有明星大腕,只有邻里乡亲;不用豪华舞美,一样满堂喝彩。
“节目群众编、演员群众当、掌声群众给。”村党支部书记杨中友一语道出乡文化站坚持两年的“四季村晚·长村节日”品牌理念。把话筒交给百姓,把舞台搭在村头。18个节目轮番上演,父子三人朗诵《少年中国说》,把强国梦植入人心里;老大姐一曲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迈方步、甩水袖,老戏唱出新韵味。文化站与村委全体干部共同朗诵的《四知清风颂》,将清廉之风吹进了每位观众的心田。
整场晚会,没有专业的灯光音响,画面或许略带粗糙,但正是这份扑面而来的“泥土味”,盛满了田野间的自由与欢笑。每一个非专业却尽力地表演,每一处松散却见真章的细节,都构成了这场“村晚”最动人的底色,值得被温柔记录。
台上“民星”璀璨,台下“乡味”升腾。三轮灯谜有奖问答,把医保、未成年人保护等政策讲成大白话,在欢声笑语中传递了实用知识。此外,巾帼志愿者开辟线上阵地,通过现场直播与网友热情互动,两小时吸引上千人围观,让长村的多彩风貌和特色物产在云端亮相。
台上演出精彩纷呈,台下涵养清廉家风的行动早已悄然开启。10月1日下午,一场题为《弘扬清廉家风 建设和谐家庭》的文化讲堂就已为当晚的演出注入了深厚的精神底蕴。文化站负责人说道:“我们不仅组织了全乡70多名妇女骨干,系统学习了从古至今的家风传承与建设方法,还带领大家走进‘四知堂’,在实地参观中边看边悟。下一步,我们要鼓励姐妹们把学到的‘廉’味,编成舞蹈跳进‘四季村晚’,把好家风送进千家万户。”活动创新采用“微课堂+实践游戏”的模式,让全体演职人员在轻松氛围中,将“四知清风”般的正气内化于心。
一场村晚,为何越办越火?该负责人将其经验总结为三件事:搭台、补位、点灯。搭台,把全乡6支舞队、1个祁剧团、百名乡贤拢在一起;补位,缺音响补音响,缺服装帮对接,缺节目帮创作;点灯,谁有雏形就上“百姓大舞台”练胆,成熟一个推一个。两年多累计举办活动30余场,线下观众2万人次、线上浏览200万人次,产业跟着村晚热,文化软实力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晚会落幕,余热未散。村民摞起板凳边走边议:“明年我家娃也要上台!”人群中,不知是谁笑着感慨了一句:“原来村晚的‘晚’,是晚饭的晚,也是晚安的晚。” 这句朴素的感悟,道出了“村晚”最深层的价值:它不仅是傍晚时分的欢聚,更是融入日常的温暖,滋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守护着乡村夜晚的安宁与酣梦。
下一步,乡文化站表示,将深耕清廉、农耕、非遗三张“本土牌”,让“长村节日”成为乡村振兴的共富平台、治理抓手和精神IP,让文明乡风像大井月光,常照振兴路,常暖百姓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吴丽菊 曹立燕
编辑:唐哲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