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4日郴州讯(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杨燕红 崔上)10月20日至22日,由嘉禾县15家刀具企业负责人组成的产业考察团,专程赴广东省阳江市参加第24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并开展五金刀剪产业专题学习考察活动。此次考察采用“展会观摩+企业调研+赛事参与”的三维模式,为嘉禾刀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汲取“阳江智慧”。

考察期间,考察团先后深入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等当地龙头企业,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下,走进智能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和产品检测实验室,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五金刀剪全产业链的生产流程、技术研发、质量管控等关键环节,实地感受阳江刀具产业在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质与效”。
“这里每台设备都是‘印钞机’。”在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线上,考察团成员、嘉禾县华光刀具厂负责人雷华军发出由衷感叹。他现场算了一笔“效率账”:嘉禾企业人工生产一天仅能完成2000把刀具,而阳江企业通过机械臂等智能设备,日产能可达5万把,25倍的产能差距让在场考察团成员深受触动,更直观感受到智能化转型的迫切性。

作为此次考察的重要环节,嘉禾刀具企业组团亮相广东省阳江市第二届“谁与争锋”刀具性能擂台大赛。在锋利组、砍劈组两大核心竞赛项目中,嘉禾参赛产品凭借扎实的工艺功底和“锋利耐用”的硬核品质惊艳全场,最终有8家企业的产品成功入选“十佳刀具”,充分展现了嘉禾刀具的传统工艺优势。
“这次擂台赛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技术代差。”嘉禾县两把刀总经理邹心志在赛后表示,阳江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材料科学的突破与技术创新的迭代,而嘉禾企业的长项在于成熟稳定的传统工艺,“但市场话语权仍掌握在技术领先者手中,我们必须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补上技术创新短板。”

返程途中,车窗外刀博会巨幅海报上“中国刀剪,走向世界”的标语,让考察团成员思绪万千。“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思维。”考察团表示,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认真梳理吸收阳江经验,把“他山之石”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嘉禾方案”,聚焦技术创新、智能化改造和品牌建设,全力推动全县刀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杨燕红 崔上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