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郴州报道
今年“五一”假期,郴州上演文旅“狂飙”大戏。据数据统计,“五一”假期5天,郴州市全域共接待游客226.1万人次,同口径比去年“五一”增加78.63%,全市游客总花费达23.41亿元。其中过夜游客52.1万人次,占23.04%;省外游客82.4万人次,占36.44%。
这场文旅盛宴中,自然风光与潮流玩法交织,非遗与现代体验融合,精细化服务与应急保障并重,郴州以“山水+潮流+服务”的创新模式,实现从“过境地”向“目的地”的转变,展现出郴州文旅产业的强劲吸引力和创新活力。
东江湖景区游客排队。
景区焕新潮玩出圈
“五一”期间,东江湖旅游区(环湖)、莽山景区(含五指峰)、仰天湖大草原等景区呈现火爆态势。其中东江湖旅游区(环湖)单日接待游客最高达9.32万人次,雾漫小东江的“仙境”景观与“一抹青绿”“非遗渔灯”等活动相映成趣;莽山五指峰景区的360度高空索道、悬崖栈道和“网红悬崖睡床”吸引年轻游客打卡;仰天湖大草原凭借“国家5C级营地”的定位,推出草原骑马、射箭、滑草、萌宠、露营等项目,让八方来客沉浸式感受南方高山草原的独特魅力。
更引人注目的是,传统观光游正向深度体验游升级,新兴潮流玩法已成为市场增长点。雄鹰户外营地的“悬崖天梯”“长空栈道”挑战项目让户外爱好者直呼“刺激”;郴州长卷的国风露营营地融合汉服表演、篝火晚会,打造“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夜间经济新场景。亲子游市场同样表现亮眼,高椅岭旅游区的“碧水丹霞”景观搭配快闪舞蹈、花车巡游等精彩文旅活动轮番上阵,以年轻化互动拉满氛围感;瓦窑坪历史文化街区则通过非遗火壶、变脸表演和美食市集吸引游客;八面山徒步路线成为年轻人“治愈系”旅行首选,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宁静。“郴州的山水不仅是风景,更是户外运动的天然舞台。”来自深圳的游客李先生感叹道。
莽山五指峰景区。
文旅融合 “景”上添花
文旅融合成为郴州“五一”期间的鲜明标签,郴州以“非遗+旅游”提升游客体验。湖南省昆剧团走进仰天湖、东江湖等景区,以山水为舞台,精彩演绎了《醉打山门》等经典剧目,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东方美学”;资兴“东江花月夜”国风文化夜通过花船巡游、杂技表演点亮东江湾;沙洲村“半条被子”景区依托瑶族民俗文化,打造“文市瑶乡”“爱情谷”等特色景点,“红色之旅”在郴州持续升温。
创新科技也为文化体验增色。711小镇的AI导游“邱小姐”通过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游客扫码即可开启“时空对话”。飞天山翠江旅游区首次开通“水陆双线”互动演出,游客可在竹筏观赏行进式山水剧,还能登岸与演员互动。“白天看山水,晚上赏非遗,郴州把文化‘玩’出了新花样。”长沙游客胡女士赞叹不已。
5月3日,北湖区发生一起车辆侧翻事故。衡阳游客在北湖区多部门的紧密协作下成功脱险。
服务护航 暖心升级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郴”心服务的精细化升级。为应对客流高峰,文旅部门提前部署“一景一策”:仰天湖景区增设临时停车场和接驳车,莽山实行设施“每日一检”和安全限流;市场监管部门严查“天价房”“阴阳菜单”,公安部门在景区增设警务室快速处理求助。
暖心故事更成为服务“软实力”的注脚。仰天湖瑶族乡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提供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高椅岭景区工作人员徒步40分钟背送中暑儿童下山;东江湖派出所民警20分钟极速护送心绞痛游客就医,赢得广泛赞誉。高椅岭安保人员徒步40分钟背中暑儿童下山;北湖区6分钟响应车辆侧翻事故,获游客点赞:“郴州速度背后是温度!”
这个“五一”,郴州以山水为舞台、文化为灵魂、服务为纽带,从“卖风景”转向“卖体验”,从“引客来”升级到“让客留”,成功打造了“引得来、留得住、玩得好”的文旅生态。从自然景观的深度开发,到非遗与潮流的创新碰撞,再到“宠客式”服务的全链条覆盖,郴州正将“网红”变“长红”,让“打卡游”升华为“心体验”。正如游客所言:“在这里,既能挑战极限释放激情,也能漫步草原找回宁静,郴州给了我们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哲宁
编辑:龙芳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