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4日郴州讯(通讯员 贺艳玲 李婧宇 田轩毓 刘芷希)耄耋老人的“伴嫁”芳华 ,今天有位嘉禾“女儿”又回到了故乡,歌声悠悠,乡情浓浓,一首首,一曲曲,唱不尽的是对嘉禾民歌的爱与眷恋,在郭求知老人的心里,永远系着嘉禾民歌的歌弦。
5月13日上午,雷公井伴嫁歌堂里欢歌笑语,古巷里余音袅袅,伴嫁团队员们正放声歌唱,欢迎嘉禾民歌开拓者郭求知的到来。
队员们热情地为郭求知老人穿上表演服装,大家围坐成一圈,一边交流一边歌唱,温馨的氛围弥漫开来。郭求知老人静静地坐着,用心聆听着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符,不时亲自示范演唱,讲解指导,年近90岁高龄的她,依旧眼神矍铄,神采飞扬。
聆听过程中,郭求知老人与演员们轻声交流,分享她对国遗伴嫁歌传承的经验与见解,每一个建议,都饱含着她对伴嫁歌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今天郭老师来了,她老人家教会了我们演唱的技巧和演出的细节处理。”嘉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伴嫁歌传承人李竹玉说。
郭求知是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湘潭市音协理事,原嘉禾县文化馆音乐专干。因对嘉禾民歌的卓越贡献,她被评为2024年第一季度诚实守信类“郴州好人”。1952年,年仅16 岁的她主动要求下乡到嘉禾县文化馆工作。初到嘉禾条件艰苦,她曾委屈落泪,但仍毅然挑起工作担子。此后,她全身心投入嘉禾文艺事业,出演戏剧、教人唱歌、排练节目,还组建秧歌队、腰鼓队和乡村剧团,让全县文艺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与嘉禾民歌结下深厚情缘。
“郭老师九十岁了还来到我们古村, 对我们的伴嫁歌非常感兴趣,我们非常感动。”伴嫁团队员李凤菊说。
当天下午,郭求知老人还来到了嘉禾县融媒体中心,观看了伴嫁歌系列视频片,并参观了刚搬迁的文化馆新馆,对文化馆的设施和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新馆能成为传承和弘扬嘉禾伴嫁歌的重要阵地,让嘉禾民歌这颗璀璨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贺艳玲 田轩毓 刘芷希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