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郴州讯(通讯员 邓生祥)视线里,杨柳依依、春波潋滟,鸟雀欢鸣翔跃于葱茏草木间;画框上,一笔一画丝毫不苟、酣畅淋漓,春日绚烂画卷徐徐呈现。4月8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130多位师生来到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滁水河畔,选好位置支开画架,聚精会神写生创作。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距离汝城330余公里,驱车直达约需4.5小时,开展异地写生存在不少困难。“我们舍近求远、欣然而来,开展长时间的规模性沉浸式写生创作,不仅受汝城这座千年古县的斑斓魅力所吸引,也为当地致力笔墨写意、助力文旅出圈的孜孜追求所打动。”写生团组织者王松柏博士表示。
按照行程安排,在4月6日至26日的21天里,他们将依次走进沙洲村、殿华村和德寿山庄三个写生基地进行写生采风,并相应开展红色之旅、历史非遗之旅和自然风景之旅,在红色沙洲、理学名城、传统村落、温泉小镇等区域,开展行走式集中采风创作,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描画展示当地五彩斑斓的魅力风情。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之交,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主战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千年古县”“理学名城”“中国古祠堂之乡”,坐拥热水“华南第一温泉”、九龙江“南岭植物王国”等独特资源,“五色”文旅资源交织辉映。全县建有3个AAAA级旅游景区和7个AAA级旅游景区,是文艺采风、文学创作和写生绘画的理想之地。
依托资源优势,汝城县坚持“1136”的发展思路,将文旅融合置顶至“三大引擎”中,积极做好做活“旅游+”文章,不仅在丰富文旅场景、办好重要节会、激活文旅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也在借助文艺力量、拓展推介渠道上花足心思,通过主动出击加强与各级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和各地高校交流合作,承接各级各类采风创作活动,努力创建文艺文创、笔墨丹青示范基地。去年以来,汝城县承办写生创作活动近20场次,为宣传推介当地全域旅游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春和景明,自成画卷。为搞好本次异地写生采风活动,汝城县不仅在吃住行等方面做足保障,也在行程安排、场景提供、讲解宣推等方面花足心思,力求远方客人各取所需、收获满当。
半条被子,温暖中国。作为红军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红色沙洲景区不仅提质改造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民俗广场,复原陈列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卫生部和中华苏维埃银行等“五部一行”,同时以沙洲为轴开辟布局了塔林瑶寨、文市瑶乡、小漓江、爱情谷等网红景点,提质改造了沙洲、韩田等传统古村落,不断促进景区提质扩容。
走进专题陈列馆,感悟军民鱼水情深,凝心聚神绘就跨越时空的红色传承;在绿意盎然的采摘体验果园和滁水河畔,以生动笔触描绘旖旎醉人的生态画卷;走进群众、贴近生活,定格瑶族群众吃上农旅饭、过上好日子的幸福美好;置身传统村落和网红景点,将古今交汇的动人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在红色之旅的首站写生点,学员们兴致盎然深入多地,全情投入写生创作,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卷跃然纸上。美术学院副院长罗文勇表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里丰富多样的场景,为学员们拓宽了写生视野,激活了创作灵感。”王松柏说,在最初三天,学生们以不同角度和多元主题写生创作了400多幅画作,量质颇为理想。
人在景中走,画在纸上现。汝城县作为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县,不仅拥有年代久远的濂溪书院、云头书院,还密布了文化老街、文塔、绣衣坊、朱氏总祠等人文古迹,传统古村落殿华村还与知名高校中山大学有着紧密联系的办学渊源,历史非遗的写生之旅令人心驰神往。
青山如黛,温泉氤氲。汝城热水温泉因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面积广,而享有“华南第一温泉”的美称。因水而名,倚泉而兴,当地除发展中国5星级温泉企业福泉汤谷和官溪山庄等多个温泉企业外,还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了德寿山庄、飞水寨等绿美景区,串珠成链构建了自然风景、98°C艺术小镇的写生创作精品线路。
创作来源于生活,写生共情于实景。尽管按照行程安排,目前尚属活动中前期,但王松柏对汝城全程之旅充满期待。“我们将按照行程计划,不负春光、只争朝夕,有序有效开展好写生创作。”王松柏表示,将组织学员抓住难得契机,全力以赴写生创作,返回后采取座谈分享、办画展、线上展等多元方式,不遗余力宣传推介好汝城山水风光、人文风情和文旅魅力,吸引更多人过来绘画创作,为当地文旅圈粉引流发挥积极作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汝城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开展文艺采风创作为契机,积极做好文化旅游“大宣传”文章,集聚吸引各级各类文艺团体进来采风创作,推动全域旅游出圈出彩、蓬勃发展。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