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唐梓焱 蒋盛琴 郴州报道
早上七点多出门,带队在县城主要路道巡逻三公里多,赶在市民出行、学生上学前,全面认真清查市政设施状况,以免引发相应交通事故;发现一起挖掘城市道路事件后,赶紧协调会同相关部门迅速查处整治,一直忙至晌午时分......4月15日上午,汝城县城管局市政执法大队副队长、武装部副部长曾永志忙活不停,但他却说,“这只是稀松平常的日常工作,早已习以为然。”
1979年出生的曾永志,是汝城县卢阳镇斗山村人。1997年,他参军入伍,1999年转为士官,2002入党,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班长”及“优秀带兵骨干”。2003年从部队退役分配至汝城县城管局,从事市容、市政执法工作至今,多年来,他秉持军人本色,坚守平凡岗位,致力埋头苦干,扎实履职尽责,让辖区连续多年未发生过因市政设施损毁而导致的二次事故,多次获评“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称号,去年获评郴州市优秀退役军人,被领导和同事们誉为了“城管战线的铁牛”。
摘获殊荣。
从爱军强武到爱岗敬业,永葆本色志不移
汝城县城区域面积并不小,公用市政设施星罗棋布,但从事维护检修的城管人员只有7人。作为市政执法队副队长,曾永志将有限人员科学统筹安排为3组,本人应时应需参与其中一组开展日常巡逻。同时,他还根据全局安排参与重点部位值班值守,全力参加防汛抗灾、应急救援和撒盐抗冰等集中行动,工作任务并不轻松,但他从来都是不折不扣欣然受命。
“我是退役军人,练就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过硬本领,只要用心用力去干,相信都能做好做实。”曾永志表示,从穿上军装的那天起,他就立志做一名合格军人,努力投身国防建设、报效国家和社会。
清理障碍。
从新兵训练到扎根基层武警中队,曾永志始终坚持以雷锋为榜样,勤操苦练强本领,严于律己勇争先,成为了部队军事训练标兵和学雷锋典型代表,以热血青春演绎了一个个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时代赞歌——
主动请缨参战98年全国抗洪抢险,携手战友们舍生忘死、英勇作战,在滔滔洪水中不顾危险解救了驻地对面楚才学校的被困学生;1999年,获悉家乡郴州市区突发特大洪灾、遭受巨大损失,他慷慨解囊一次性捐出了近半年的津贴,殊不知,他当时每月津贴也仅有35元,为此过了段紧衣缩食的日子;2000年,部队驻地雪峰山地区深夜突发熊熊大火,他与战友们迅速行动、奔赴火灾现场,冒着滚滚浓烟扑灭山火,得到了当地干群的一致赞扬......
用心维护。
“想想部队里激情燃烧的岁月、热血沸腾的时光,浑身就充满力量和斗志,再看看如今在县城工作、守护市民安稳,我就觉得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曾永志表示,永葆军人本色、努力回报社会就是自己的不倦追求。“每次接到任务,我都想方设法、攻坚克难去努力做好,否则难心安。”他说。
累倒在抗洪战线。
从精管细护到攻坚克难,坚守岗位不打烊
2022年6月,曾永志在赶去巡查损毁市政设施的路上,行至县政务中心前门广场,突然一头栽倒在地、昏迷不醒,被人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这样一幕,至今仍烙印在不少汝城人的脑海,成为广为传颂的美谈。
当时,汝城县普降罕见大暴雨,县城遭遇到6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暴雨如注,洪水滔滔,曾永志带队守护近三公里沿江路段,冒雨蹚水勇毅前行,奋力做好发布汛情预警、通知转移、拉警戒线、设警示标识,以及帮助群众抢救转移财产和停放车辆等大量事务。严峻汛情下,他还不顾污臭难闻和蚊虫叮咬,用手淘挖疏通被堵水蓖,促进排洪泄涝。
冒雨设置警戒线。
每天坚持二十四小时轮流值守巡防,每天睡眠不到四个小时,连着鏖战三个通宵,曾永志因劳累过度倒下了。经过短暂医疗修养后,他就不顾亲友劝阻匆匆返岗上班,“正是群众需要时,我要挺在前头、干在实处。”“城管铁牛,可不要累趴了!”时任城管局长黄飞到医院看望时,眼噙热泪所说的一句话,让他“铁牛”名号愈发响亮,衍生出“曾(真)铁牛”“铁哥”“牛哥”等多种叫法。
在当地,铁牛是艰苦奋斗、实干笃行等精神象征。多年间,发生在“曾铁牛”身上的感人事迹不在少数,折射了他业精于勤、担当作为的干劲、拼劲和韧劲。
蹚水作业排洪泄涝。
2021年年初的寒冬雨夜,冰冷刺骨,在获悉汝城六中学生必经之路的地下通道洪涝严重、时有学生滑倒后,他当即组织股室队伍、调度保洁公司迅速赶往现场抢时作业。针对设备不能吸附的洪涝垃圾,他带头用手刨挖拉拽、一点点清障排涝,从当晚八点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点,切实为清早上学的师生们保驾护航。
2023年的除夕之夜,冷雨飘飞,寒风侵肌,汝城县主干道卢阳大道龙腾路段,近20多米防护栏遭严重损毁、洒落一地,潜在不小隐患。当晚,曾永志带队冒雨摸黑扫障抢修忙到凌晨,以特别方式度过“跨年之夜”。“穿着手套都觉得刺骨冷,但想到不及时处置将后患无穷,就丝毫不敢懈怠了。”曾永志深有感触回忆道。
雨夜值守。
作为当地指定集中燃放点的爱莲广场,曾永志每周都带队过来值守两晚,逢年过节、重要节庆时点则愈发忙碌,尤其是在举办舞龙、扛故事、跨年夜等活动时,经常得忙至深更半夜,但他一丝不苟坚持到底。
近三年来,为全力守护城市安宁,曾永志坚持常年工作都在线,除到市里参加一次培训外,从未离开过汝城县。“日常管理、突发状况、集中行动、紧急任务等,样样脱不开身,根本不容自己有外出想法。”曾永志说,市政设施维护工作动态变化,每月都要处置不少设施事故,年处理量至少在50宗以上。
抗洪巡防。
从铁骨柔情到满腹愧疚,舍小为大不言悔
短平头、瘦身版,走路呼呼生风......眼前的曾永志目光如炬、精神抖擞,很难想象是位多病缠身、动过大手术的患者。然而,他却尽量腾出时间精力,积极坚持投身公益、奉献爱心不间断。
在部队里,获悉株洲一小男孩身患白血病,他当即慷慨捐款相助,还写信鼓励小孩一家战胜病魔、攻克困难;眼瞅驻地附近的智障儿童学校管护人手不足,他便经常组织带领战友们过去干些体力劳动活,捐赠各类书籍文具......
组织带领青少年走访慰问老兵。
在地方上,他多次路见不平施援手,将受伤小孩和突发疾病的老人送往医院医治;多次帮助痴呆老人、走散小孩找到家人亲人;遇到外地流浪汉缺钱买食时,他会主动买来面包和水相赠,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见到所在小区入口处地面坑洼不平,他二话不说拉来渣石和水泥铺平垫实,方便居民出行;执勤巡逻过程中,发现一居民楼突发火灾,他毫不犹豫近前扑救,避免重大火灾发生。
为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他作为武装部副部长格外注重红色教育宣传,多次自费组织带领青少年进行集训,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实操训练、聆听红色故事,引领启迪孩子们涵养家国情怀,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我历经军旅锤炼,常受党性教育,要为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尽绵薄之力。”曾永志说。
组织青少年开展集训锻炼。
在外面,曾永志满是铁骨柔情,但面对家人亲友时,他却满腹愧疚、一脸歉意。
据了解,当初从部队转业回家乡,他除了想要报效家乡,也有多陪伴父母、照顾家人的考虑,如今父母均已离开人世,但他贴身陪护尽孝道的日子却屈指可数;孩子们请求父亲带着外出旅游的心愿一拖再拖,迄今难以成行;在家中,他除了参与商讨部分“大事”外,其余照管孩子、做家务等一揽子事务,则全权交给了同样忙碌的爱人宋颖。“他把时间精力都交给了工作,家里对他而言好像免费旅馆。”宋颖无奈又欣慰地说,“谁让我看中了他这头‘牛’呵!”
“我是名退役军人,也是共产党员,时时处处都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勇担使命挑重任虽苦犹乐、无怨无悔。”已年逾45岁的曾永志坚定地表示,将一如既往坚守军人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为守护城市安宁而不懈努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唐梓焱 蒋盛琴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