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8日讯(通讯员 唐琳莎)“非遗版”春节的热闹氛围尚未完全散去,新学期伊始,郴州市同福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便迎来了非遗第一课,开启了探索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
在课堂上,郴州市同福小学教师欧琪琪巧妙地将五年级美术教材中的《夸张的脸》一课与傩文化相结合,带领孩子们走进神秘而古老的傩文化世界。她精心准备了简易的黏土、彩纸、闪光纸等材料,引导学生们亲手制作傩面具。
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提升了对非遗的认识,更激发了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当他们在捏造黏土塑造各种形象时,触摸的不仅是材料,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希望孩子们能由此生发出对非遗的真挚热爱,让非遗在年轻一代的掌心绽放新的光华。”欧琪琪说道。
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傩面具做成了开心的、滑稽的、诙谐的、惊讶的各种表情,用寓意祈求美好生活的傩文化为新学期送上祝福。
非遗的种子在趣味学习中悄然播撒,传统文化的薪火在孩子们心中代代相传。非遗课堂,不仅是一堂文化传承课,更是一堂文化自信课。孩子们表示,要在非遗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琳莎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