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24年度大抓落实成效明显地区予以表扬激励,目前已公示的18项,郴州获得11项次,位列全省第二。为展示郴州大抓落实的亮点做法和取得成果,激励全市上下继续奋进,即日起,红网郴州站聚焦获激励通报的工作项目,推出《“郴”风破浪 勇往直前》专题报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晓露 郴州报道
2024年,郴州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认真抓好中省一号文件部署的“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十项工程”,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抓好粮食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到“郴品郴味”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从“四小园”建设到“美丽屋场”打造,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处处和美乡村建设日新月异,福城大地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的步履铿锵有力。
2024年,郴州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在省政府“大抓落实”激励考核中,在1类市州中排全省第一;“唤醒老屋”“推进‘十大融合’城乡建设,实现民生保障大提质”两个案例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
北湖区华塘镇“唤醒老屋”行动示范点——枝青乡村度假酒店。
锚定目标强根基
2024年,郴州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坚持周调度、月汇总,季分析,通过问题交办、提示警示、通报约谈、现场督导等措施,组织短板指标专项调度会10余次,并对存在进度严重滞后等问题的县市区下发督办函,或进行警示约谈,不断提升整体工作质效。
与此同时,慎终如始扛稳责任,牢牢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当前,全市识别纳入防贫监测对象14221户35416人,7897户19750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苏仙区入选全国“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2024年在遭受多轮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市无一人因灾返贫致贫。
再者,强化耕地保护,筑牢粮食安全基石。郴州排查抛荒耕地4615.75亩,耕地“非粮化”存量从17.66万亩减少至9.72万亩。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84%,安全利用区农产品合格率达90%以上。
绿水青山下的桂东县蔬菜基地。
深耕种养不松劲
郴州地处北纬25°地理黄金带,水土肥沃、气候适宜、生态优越,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农业发展底蕴深厚,粮油、蔬果、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亮点纷呈。围绕乡村振兴目标,郴州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稳定粮食生产。郴州出台粮食生产“10条强化措施”“16条具体措施”,推行“四单四稳四管四落实”,创建粮食生产示范片486个。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75.25万亩、产量191.29万吨,超额完成粮食生产省定任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粮油生产先进市。
做强屠宰产业。在全市推广“主产区集中屠宰、全链条冷链配送、主销区冷鲜销售”的屠宰销售模式,推进城乡肉品一体化供应。重点建设好85万头湖南双新生猪屠宰冷链项目、宜章新晟2.5万吨屠宰加工项目。组织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巩固屠宰行业生产秩序。三季度,全市生猪就地屠宰率为19.15%,人均屠宰生猪占有量0.28头。
推进多元供给。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95.04万亩,产量370.2万吨;累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38个,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二;水果种植157.94万亩,产量148.90万吨;肉牛、家禽、禽蛋出栏(笼)分别增长5.36%、29.57%、88.23%;水产养殖面积42.01万亩,预计产量12.28万吨,同比增长3.5%。
西河湾稻花园。
精准服务提质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端稳饭碗,要坚持藏粮于技。
郴州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守好良田满仓“耕”基。2024年全市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4.07万亩,其中13.2万亩增发国债项目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后预计每亩增产100公斤。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02.0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364.70万亩)的82.82%,有效提升了粮食产能。
与此同时,扎实开展水稻机插机抛攻坚,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率提升。全市新增插抛秧机446台,建立育秧设施89万平方米,完成机插机抛北斗监测作业面积47.8万亩,比去年增长91%。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补短板成效显著,2024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1.48%,增幅3.2%。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30%,增幅4.3%。安仁县机抛秧年递增1.5万亩,单机年平均作业量700亩以上,居全国县级之首。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样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抓实年度任务、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服务标准,郴州“四措并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年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任务39.329万亩,已完成48.83万亩,完成比例124.15%。累计创建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县6个、全国创新试点县1个、省级区域服务中心1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郴州展翔绿色农业有限公司的脐橙种植基地硕果累累。
赋能产业促增收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
郴州把农产品加工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打造“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首,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郴州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的实施方案》,编制《郴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优化升级。
在项目建设方面,郴州抓实重大项目建设,打造16个农产品加工标志性项目,总投资57.24亿元。同时推动已建成的7个农产品加工园提档升级,新建北湖百福、宜章展翔农产品加工园区。2024年新增2家国家级、1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企业跻身“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东江鱼集团进入“中国农业水产行业20强”,新增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各1个,实现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郴州“零”突破。
另外一方面,农业品牌创建是引领农业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立足资源禀赋,郴州以打造“郴品郴味”品牌为载体,积极开展郴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6个、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52个、知名企业品牌154个。“湘江源”蔬菜品牌授权数居全省第一,“湘赣红”品牌授权数居全省第二。更值得一提的是,“郴品郴味”入列2024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榜单第24位,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农业形象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晓露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