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郭成 郴州报道
“如今路通了、景美了,来咱村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9月3日,桂东县新坊乡龙溪村村民吴镜中望着远处如“银龙”般奔涌的龙溪瀑布,眼角眉梢满是掩不住的欢喜。
干净整洁龙溪村。(郭成摄)
近年来,桂东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积极开发生态景点,持续擦亮“中国‘氧都’旅居桂东”生态品牌,以“氧”资源与“凉”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新坊乡更以系统化思维推进生态文旅融合,聚焦“龙溪瀑布”核心资源,从景点提质、管理有序、环境优化到乡风醇化多措并举,绘就美丽村庄新画卷,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红利,驶入共同富裕快车道。
“银龙”困深山,好景藏闺人未识
早年间龙溪村仍是一派沉寂模样,拥有“桂东古八景”之一的龙溪瀑布——这条被当地人亲切称为“银龙”的瀑布却因基础设施滞后,始终“锁在深闺无人识”,鲜有游客专程探访。
笔者忆及当年通往瀑布的村道,最窄处不足3米,路面坑洼。每逢车辆交会,司机们只得小心翼翼地寻找避让处。景区内停车场、观景台等基础配套更是一片空白,少数过境游客前来探寻,最终也匆匆折返。
“那时候啊,村里青壮年为了讨生活,大多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说起过往,村民王大伯语气里满是感慨,“我们守着这么好的瀑布,却眼睁睁看着它沉寂在深山里。”
“银龙”振翅飞,村庄换貌展新颜
“酒香不怕巷子深”。近年来,桂东县以生态旅游为引擎,推动生态文旅产业蓬勃发展,“龙溪瀑布”由此重焕生机。
2022年,新坊乡将龙溪村纳入“生态文旅振兴示范村”重点建设规划,前后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对景区景点进行体质升级。
昔日狭窄难行的村道,如今拓宽为6米宽的沥青路,平坦又宽阔;12公里长的环山线路蜿蜒舒展于青山之间,彻底打通了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沿着山路前行,1000余米长的生态步道将5处停车场(可提供120个车位)、3处视野开阔的观景平台和2座古色古香的休憩亭巧妙串联,“登山观瀑”与“亲水漫步”两条特色观景线路,让游客得以近距离感受山水之美。
游客们在瀑布脚下亲水嬉戏。(郭成摄)
瀑布脚下,200平方米的防滑观景台稳稳矗立,新增的彩虹观测点成了游客们争相打卡胜地;500平方米的浅滩活动区,为孩子们打造了一片亲水嬉戏的水上乐园。尤其是2025年建成的鱼鳞坝景观,一亮相就圈粉无数。据不完全统计,建成后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较改造前增长200%。
“这条环线就像一条‘银腰带’,把以前分散的景点串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龙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扶建中指着环山公路,话语里满是自豪。
标准化的景区停车场。(郭成摄)
环境变好了,服务也跟了上来。景区内新增标准化公厕、48块清晰的导览牌和23处醒目的安全标识,让游客出行更安心;“专人保洁+村民监督”双重机制落地,实现了垃圾100%及时清运。村民对环境满意度,从2019年的35%,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98%。
“景区火了,村里的民宿一家接一家开起来,不仅为游客提供吃住,还能把自家种的土特产卖出去。”龙溪村党总支书记吴海波介绍。“龙溪瀑布”不仅带旺了村里的人气,更激活了乡村旅游经济“一池春水”。
“以前在外面打零工,一年到头回不了两次家,老人小孩都顾不上。现在在景区做保洁工作,既能照顾家里,每月还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很踏实。”景区保洁员黄婶话语朴实,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银龙”盼腾飞,绘就振兴新图景
“我们要把龙溪瀑布与附近的‘伟人树’景区串联起来,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龙溪新景观。”谈及未来,村党总支书记吴海波满是憧憬。他透露,县里和乡里已经为龙溪村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新蓝图:新建标准化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更专业的服务;鼓励更多村民参与民宿经营,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开发星空露营基地,策划“瀑布夜话”“星空观测”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同时,把蕨根糍粑制作、竹编技艺这些传统手艺融入旅游体验,让旅客既能赏景,又能品文化、忆乡愁,推动龙溪从单一的观光景区,向“生态+文化+度假+美食”融合发展的综合体转型。
“龙溪瀑布景区的蝶变,是桂东县依托生态资源精准施策的生动缩影,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的鲜活实践。”新坊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钟志远表示,“这条‘银龙’不仅改变了龙溪村的村容村貌,更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信心足了起来。”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郭成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