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胡懿 邓丽华 郴州报道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临武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闭环 “大监督” 格局,推动人大监督与党内监督、检察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深度融合,将过去的“信息孤岛”变为今天的“治理通途”,彻底打通民生领域的“中梗阻”。
走进临武县河滨公园,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与规范的交通信号灯相得益彰,这里不仅新增了保障学生、行人出行安全的红绿灯,还通过建设缘石坡道、改造盲道,成为临武首个设施完备的无障碍公园。这一变化,源于临武县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关于合理规划设置并管理县城区红绿灯的建议》落实情况的 “回头看”,更离不开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协同发力。
临武县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副主任委员曾广军介绍,他们将建议与县人民检察院的无障碍建设监督工作相结合,联合督促交警大队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整改,既加快了整改进度,也有效保障了整改完成后的实际成效。
从发现问题到推动整改,再到建立长效机制,临武县人大常委会与临武县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协作不断走向深入。2022年,临武县人大常委会经过大量调研,出台《人大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暂行办法》。以燃气安全管理为例,临武县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关于加强燃气安全管理的建议》转交县人民检察院后,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全县燃气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收到县人大转交的建议后,我院高度重视,迅速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积极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依法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整改,切实保障燃气安全。”临武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廖小青表示。
在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转化的基础上,2024年,临武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推动出台《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贯通协调办法(试行)》,全面拓宽监督贯通渠道。当年,临武县人民检察院便将刑罚执行工作纳入县人大重点监督事项。临武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实地调研、听取专题工作报告、交办审议意见等方式,推动公检法机关采取有力措施,实现100多名已判实刑人员 “应收尽收”,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曾广军介绍,2022年以来,全县在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散葬烈士墓保护等方面,共有15件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34件检察公益诉讼案件,有2件检察监督事项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和人大监督事项。
以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协同为起点,临武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锚定 “大监督” 格局建设目标,逐步构建起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人大监督与司法监督、监委监督、审计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深度贯通的监督体系。聚焦群众 “烦心事、揪心事”,以及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临武县人大常委会推动解决了食品安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安全出行、医疗教育等一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近年来,水资源保护工作经历了从坏到好、从退步到稳步提升的发展过程。在人大代表建议的推动下,人大积极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现场督查,各职能部门履职更加积极主动、部门协作更加密切,工作合力更强,水资源保护力度显著增强,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24年以来,水库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Ⅰ类水质标准。”临武县长河水库管理所所长郭尊宏表示。
在司法公正领域,临武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依法履职、廉洁司法及岗位选用等问题,人大开展的履职评议审议意见成为关键参考依据。2022年以来,全县已有2名员额检察官交流至县人民法院工作,1名员额法官交流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5人退出领导岗位,6人轮换岗位,累计交流调整14人。这一调整机制,推动临武县司法系统加快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激励格局,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武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付娟说,充分听取人大履职评议的审议意见,对选出恪尽职守、秉公办案的员额法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有些人确实不适合现有岗位,需要对其调整,人大的审议意见便成为另作安排的一个依据。
如今,临武人大监督已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的转变,从“事后问责”向“全程赋能”的升级,一张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监督网络已然形成。
曾广军表示,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聚焦民生痛点、治理难点与发展堵点,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督精度,以协同化机制凝聚监督合力,真正让监督“长出牙齿”、发挥作用。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懿 邓丽华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