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6日郴州讯(通讯员 戴凯晖 余翔 廖玲)“护坡第一级防护为锚杆框架梁,第二级为无砂透水砼支撑渗沟+人字形骨架。变形监测值为60.48mm,监测值达到60mm,预警值为蓝色,请注意。”9月26日上午9点30分,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路网运行监测指挥中心“北斗位移监测系统”传来预警。受连日强降雨影响,G4京港澳高速郴州段K1811+500m处北往南方向,一处特殊边坡数据出现异常,存在风险。
险情发生后,路网运行监测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将情况进行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更改情报板,调派辖区应急抢险队伍赶往现场。
护坡“失稳”导致车辆撞击,高速多个部门在“事故”现场开展救援。
就在应急抢险队伍赶往现场途中。9点45分,随着暴雨持续加剧,边坡逐渐变形,部分碎石从上方剥落,掉落至主线车道,而恰巧一辆正在行驶的小车因躲避落石不及,失控撞向路侧波形护栏,导致车辆受损,驾驶员受伤被困,行车道无法通行。与此同时,边坡上方再次出现局部位移,当日位移变化速率陡增为80.54mm/d,日位移速率达到25mm/d,已达红色预警值。
“快,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向上级单位及监管部门汇报,并告知相关部门加快处置速度。”险情尚未解除,新的危急情况又接踵而至。面对紧张局势,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果断在原有的应急处置上迅速“提级”,启动《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协同高速公路“多方”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
高速交警与管理所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
险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后,应急、消防、医疗、地质灾害专家、高速交警、安全路产、养护、施救站等相关单位及人员先后到达事故现场。在事故现场,应急局、地质灾害专家、养护工程师详细了解事故现场情况,提出科学处置意见;养护工程公司项目部对位移坡面进行应急覆盖工作,防止后续发生崩落坍塌风险,并设立观察哨,实时监测险情动态,确保抢险过程安全;管理所在事故来车方向设置安全锥进行示警,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利用无人机对护坡位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高速交警现场划定警戒区域,部署管制工作,对G4京珠高速主线北往南方向及G4京珠高速水龙互通往南方向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禁止后续车辆驶入;消防成立侦查、灭火、破拆等工作小组,对被困司机开展破拆救援;120急救根据被困司机受伤情况,现场进行救治、转运。在各部门与救援人员的紧密协作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被困司机顺利救出,受损车辆及时拖离,滑坡区域成功处置完毕,现场恢复正常通行。
消防人员破拆营救“被困”司机。
然而,这场惊险万分的“边坡位移险情”和“小车撞击事故”并非真实事件,而是由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湖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六支队、郴州市苏仙区应急管理局、郴州市苏仙区消防救援支队、郴州市苏仙区自然资源局、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联合参演的《2025年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汛期安全风险管控专项演练》。
此次应急演练共设置应急救援组、综合协调组、交通管制组等8个演练工作小组,出动演练救援车辆13辆、人员125人。成功演练了预警“叫应”、告警阻拦、交通管控、应急处置、全流程协同等多个处置科目流程。
在应急演练总结讲话上,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学峰表示,本次演练科目设计科学合理,紧密结合了郴州高速公路可能面临的突发状况。演练过程中,各参演单位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听从指挥、配合默契,展现了出色的跨部门、多单位联动效能,成功实现“以练代战、以练强能”的预期目标。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事故类型已从传统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车辆追尾与起火、护坡垮塌与人员被困等“多发性”事故发生率持续增长,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专业性、协同性也提出更高要求。而此次,郴州高速首次针对汛期“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事故场景,全面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以及多部门联动的高效性,为后续处置同类复杂事故积累了宝贵经验。
来源:郴州高速
作者:戴凯晖 余翔 廖玲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