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汝城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赋能跑出高质量发展 “加速度”
2025-09-11 08:19:57 字号:

汝城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赋能跑出高质量发展 “加速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孙文霞 郴州报道

今年以来,汝城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县委“1136”发展思路,以产业园区“三大引擎”强劲动能为支撑,锚定 “五好” 园区创建核心目标,将改革创新贯穿发展全程,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抓手,统筹推进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在挑战中破局、在实干中争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改革激活力:全链条破局,打造发展“强引擎”

作为郴州市改革力度最大、举措最实的园区之一,汝城经济开发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全领域改革,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改管运模式。在管理运营体制改革上,率先推行“小管委会+大平台公司”模式,通过制定权责清单厘清政企边界——管委会聚焦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营商环境优化等核心职能,顺兴公司则转型为市场化、专业化投资运营主体,全面承接园区投资开发、招商引资、资产运营等业务,实现“管运分离、政企分开”,管理效率较改革前大幅提升。

建专业队伍。在干部队伍建设改革上,积极打通人才交流渠道,更显“突破性”。通过全员竞聘竞岗,21名人员有序交流至县直部门或乡镇机关,改革后园区干部平均年龄降低10岁,35岁以下青年干部人才占比从14%跃升至3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63%,高学历专业化人才比例大幅提升,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成为助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优机构职能。园区还完成机构编制优化与社会事务剥离等改革工作,将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职能划转至政府相关部门,内部机构整合后聚焦产业发展核心业务,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招商结硕果:多模式发力,培育产业 “新支柱”

汝城经济开发区积极创新招商思路,以“精准化、多元化” 模式破解招商难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成绩单”:今年 1-8月新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23.99亿元,其中2亿元以上项目6个,目前已顺利投产企业8家,为产业发展注入最为关键的“源头活水”。

孵化招商拓宽“合作版图”。在中南大学设立异地孵化器,设立半年以来已成功签约项目2个,另还有在谈待签约项目2个,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园区产业精准对接;同时利用低效土地盘活政策,盘活5宗土地共367亩用于再招商,其中2宗土地已启动建设,实现“土地存量”向“发展增量”转变。

专业队伍强化“招商效能”。今年4月园区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新成立了兴业招商投资有限公司,拟聘请全国各地老乡会、商会及优秀湘商代表担任“招商大使”,构建“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全方位立体式招商网络,进一步扩大招商覆盖面和招商成果。

服务提质效:全流程跟进,跑出落地 “加速度”

“来汝城,汝必成”——这一营商环境金字招牌的背后,是汝城经济开发区连续两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优秀园区的实力支撑。积极探索新兴的服务模式,利用微信网络平台打造的“汝城园企通”数字化小程序已开始上线内测使用,拓宽了企业服务的新思路。园区以“母亲式”服务为标准,全方位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行政审批“全程代办”。从企业注册、土地摘牌到厂房建设、竣工验收,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创造“汝城速度”:一个月内完成伟创科技不动产权证办理、齐为智能科技土地摘牌、沃想科技施工许可证办理,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要素保障“精准有力”。在企业用工方面,成立招工服务中心,保障电子产业园新投产企业用工需求,同时为近期投产企业储备意向人员;在市政服务方面,建立水电气问题24小时响应机制,确保企业需求“随叫随到、快速解决”;在金融支持方面,今年以来,已为33家企业协调融资3.58亿元,帮助企业极大的缓解了资金压力。

项目落地 “效率倍增”。湖南广东电子智能科技产业园3 年内34个项目开工、26个竣工、20个投产的亮眼成绩背后,是园区为每个在建企业配备专班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有力体现。通过技术指导及提前介入办证、验收流程等服务让企业厂房建设平均周期缩短15%以上;耀晨新材料、齐为智能科技、沃想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周期压缩至12个月,较行业平均水平缩短3个月,实现“建成即入驻、入驻即投产”,企业二次装修成本降低25%、投产准备周期缩短40%、政府资金周转效率提升40%,赢得企业广泛赞誉。

改革创新不止步,实干担当再出发。汝城经济开发区以改革破局、以招商强基、以服务提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下一步,园区将继续深化改革、精准招商、优化服务,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朝着“全省一流园区”目标奋力迈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孙文霞

编辑:沈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