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认真的励志姑娘。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科 李铁南 郴州报道
“奶奶,洗头啦!”9月17日上午,秋高气爽,资兴市唐洞街道香花村三组,“90后”女青年陈丹丹给86岁的奶奶袁瑞球洗头。擦洗发水、抓揉、冲洗、吹干......轻柔的动作、慈祥的笑容、温馨的画面,彰显陈丹丹这个平凡的农家女孩孝老敬老的人间真情。
陈丹丹,女,资兴市唐洞街道香花村三组村民,1999年10月出生,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外嫁,父亲外出务工,年幼的陈丹丹由奶奶带养。“丹丹小时候,我总是用背带把她背在肩上搞生产、种菜、养鸡鸭,不停地做事,只想孙女吃好点,快长大。”今年86岁奶奶袁瑞球回忆起过去就两眼湿润,在自己背上长大的孙女,不晓得晒了多少太阳淋了多少雨,吃了多少苦。
年复一年中,陈丹丹慢慢长大,读书上学了。“奶奶帮我交学费,送我去学校,想方设法弄我喜欢吃的,让我感动不已。”陈丹丹坦言,自己印象最深的小时候,感冒生病了,奶奶便背起她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看着奶奶早生的白发,焦急的神形,心中催生长大后孝敬老人的念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丹丹读高中了。然而,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年迈的奶奶在家做家务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胯骨开裂,无法站立。读高中的陈丹丹恰逢暑假,便日夜守在奶奶身边,端药倒尿,洗脸擦身,开导老人情绪。整整两个月,老人能够拄杖站立前行了,陈丹丹才安心返校学习。

修建两次才完工的三层小洋房。
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陈丹丹读高二时,长期外出务工的父亲突发疾病不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奶奶受不了打击,卧床不起。陈丹丹强忍悲痛陪护奶奶,“一老一小”相互搀扶,重新开始生活。
陈丹丹家庭的特殊情况引起唐洞街道和香花村干部的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帮其树立信心、民主评选确认为村里的贫困户,派驻干部结对帮扶,助其尽快脱贫。”村党总支书记陈瑶介绍。
2017年,高中毕业的陈丹丹回到家里,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打零工赚钱、养殖鸡鸭卖钱、照顾奶奶成了她的生活的全部,惹得众邻夸奖。2018年,年仅18岁的陈丹丹更是作出了令人惊掉下巴的举动,扒掉旧房建新房。“帮扶干部告诉我,市里有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万元用于新房建设,所以我就鼓起勇气建新房给奶奶住。”陈丹丹向亲戚借钱开工建新房。当年,75平方米的红砖房(一层)建好,陈丹丹和奶奶住进了新房。“市里3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到位,还欠建筑老板3.4万元。我进城区的产业园电子厂务工,有空时在家饲养鸡鸭卖钱,几年就还清了欠款。”陈丹丹说。
陈丹丹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获得政府贴息的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陈丹丹发展养殖3口鱼塘,养殖100只鸡鸭,发展庭院经济。赚了几万块钱后,2020年,陈丹丹又在一层楼的房子上加盖2层新房。“这次建房花费14万元,欠建筑老板9万元。”2021年冬,历时一年多的新房竣工,陈丹丹望着三层楼的新房,留下来幸福的眼泪,让奶奶住新房,住得舒的梦想终于实现。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陈丹丹坚持在城区的产业园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务工拿工资,下班了跑京东、美团的外卖赚点外快。有人问她,工作累吗?三更半夜回家怕吗?陈丹丹说,累,怕。但是,自己年轻体力好,多做事,多赚钱还账。就这样,陈丹丹在电子厂流水线上班,下班后骑电动车送外卖,一有空就在家搞家务、陪奶奶、养鸡鸭。如今,86岁的奶奶在陈丹丹的照顾下身康体健,精神矍铄,建房欠款也还得差不多了。陈丹丹勤劳的双手构筑温暖之家引人羡慕,用爱诠释“您养我小,我养您老”真谛的陈丹丹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科 李铁南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