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暮色中的南花溪畔,薄雾如纱,光影交织。孩子们在游道上追逐嬉戏,游客们凭栏远眺,享受着“天然氧吧”的沁人晚风——这幅生动的生态画卷,正是莽山脚下南花溪提质改造的最新答卷。
发源于莽山白公坳的南花溪,流经莽山、天塘、黄沙等乡镇,集雨面积达1188平方公里。30万亩原始次生林孕育的清澈水源,为其赢得“高山有好水”的美誉。依托这一优势,当地开发的莽山大峡谷漂流项目,因全程穿越原始林区、水质达到饮用标准,被誉为“矿泉水冲浪”“南方第一漂”,沿途还有琵琶谷、龙王潭等喀斯特奇观。2025年漂流季期间,莽山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增长10万人次。
“5至10微米的雾滴1到2秒内完全汽化,几乎不打湿衣物,又能降温3至5℃。”雾森系统正是点亮南花溪的“黑科技”。南花溪以“瑶山仙谷”为核心,融合瑶族非遗、科幻光影与生态夜游,打造出沉浸式文旅新场景。
“户外座位全满了!”岭南九黎音乐餐厅经营者何晋忙着招呼客人。她的餐厅紧邻南花溪,近期夜间营收显著增长。“以前游客看完日落就返程,现在专门为夜景而来,顺路用餐消费。”何晋的账本,正是南花溪夜游经济带动效应的缩影。
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让南花溪夜游项目迅速跻身“莽山必体验”榜单。莽山旅游区负责人介绍,项目改造完成后,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可从以往的1.5天延长至2.5天,夜间消费增长350%。
奔流不息的南花溪,带着希望与约定,以“碧水清流”的生态底色与“动静相宜”的休闲业态,书写着新时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莽山图景。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戈 李永东 邓文超 艾学杰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