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雷婉婷 邓圣立 雷海娟 郴州报道
武水河是临武人民的母亲河,其水质问题一直备受群众关注。而废弃锰渣山,也长期困扰着当地生态环境。近年来,临武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监督重点议题,持续推动武水河生态补水与湿地修复工程落地,督促完成聚鑫锰业污染风险管控整改。通过精准监督推动治理,临武人大助力一批环境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城乡生态面貌明显改善。
作为临武人民的母亲河,武水河的水质状况一直是群众最为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武水河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受损,水质下降,水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也面临挑战。武水镇李家村村民陶小荣说,以前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色垃圾,河水散发着臭味,蚊子、苍蝇也很多。
面对群众对“家门口”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临武县人大常委会将监督重点聚焦于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难题。自2022年起,临武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交办审议意见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以具体工程为抓手,切实改善武水河水生态环境。2021年,针对临连大桥断面水质不稳定的问题,临武县成功申报“武水河临武段生态补水及沙溪河、河滨花园生态湿地水质净化修复工程”,并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00万元。然而,项目选址引发附近村民争议,多次遭遇阻工,工程启动困难,一度陷入停滞。
临武县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雷海娟介绍,由于当时村民对项目选址存在较大意见,县人大主动对接生态环境部门,督促其加强项目宣传和政策解读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入户走访,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县人大还积极协调生态环境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开展论证沟通,建议对项目选址进行调整,从而推动项目顺利落地。
经多方协调与科学评估,项目最终确定在高速路口处实施。建设内容包括在武水河临武段下游新建21917平方米人工湿地,在沙溪河体育公园河段开展人工洲岛植被恢复2242平方米,左岸河滨缓冲带修复2061平方米,并新建一座设计规模为20000立方米/天的尾水提升泵站。项目于今年4月全面竣工,不仅显著改善了武水河水生态环境,还有效缓解了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郴州市生态环境局临武分局副局长黄崇标介绍,在湿地的建设方面,他们选用了水竹芋、美人蕉等植物。这些植物发达的根系与微生物形成协同净化机制,通过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等方式,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使处理后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构建起兼具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的复合系统。此外,对河床周边实施生态提质改造,一方面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增强水质净化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水土保持能力。随着溶解氧含量逐步回升,水生生物种群逐渐恢复,河流的生态承载力也随之提升,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生态环境。
2022年,临武县人大常委会在调研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时发现,2021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的聚鑫锰业污染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该企业在未有效治理原有污染的情况下,于原址建设固体废物填埋场,导致遗留污染持续存在,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氨氮、锰浓度分别高达54毫克/升和62毫克/升,地下水环境风险突出。
水东镇生态办公室主任艾烨沅介绍,由于场地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周边村庄水质受到污染,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临武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形成审议意见交办政府,并跟踪督促有关部门逐条研究落实。其中,聚鑫锰业问题整改是连续两年交办的重点事项,要求形成整改任务清单,压实责任、倒排工期、强化联动。为全面掌握整改进展,临武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多次深入聚鑫锰业治理现场,实地查看工程进度,走访周边村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发挥县人大环资委委员的专业优势,帮助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有力推动问题整改销号。
黄崇标告诉记者,治理内容主要有六大块,一是对场调发现的两堆废渣(二类固废)进行风险管控,建设二类固废填埋场一座;二是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30吨的污水处理站,用于渗滤液和高浓度地下水的抽提处理;三是对整个地块约150亩铺设防渗膜,进行水平阻隔;四是对地块覆土复绿;五是环场建设截排水沟;六是建设隔离网,将整个地块进行隔离,防止人畜进入。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场区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先后通过县级初验、市级复核和省级复核,并按意见完成整改。相关材料已报请省政府研究销号。
自2022年以来,临武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综合运用专题调研、代表视察、专题询问、督办代表建议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监督刚性与实效。每年选取三至四个重点领域开展深度调研,深挖问题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支持政府压实责任、补齐短板、强化弱项。通过连续四年的跟踪监督,临武县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取得显著突破,历年来中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反馈问题的整改销号率从60%提升至83.9%,2024年需完成的29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临武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采取多种监督形式,逐年聚焦不同领域,逐步攻克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为助推临武绿色发展注入法治力量、作出人大贡献。”临武县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雷海娟表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雷婉婷 邓圣立 雷海娟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