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通讯员 谭利炳 何丽 李晶 郴州报道
初秋,安仁县承坪乡的永乐江段,水流澄澈如练,两岸绿意葱茏。这幅流动的青绿画卷,并非自然天成,而是该乡多年如一日践行“河长制”结出的生态硕果——一个从昔日“脏乱差”华丽蜕变为如今“水清、岸绿、景美”的生动范例。
清晨:守护者的巡河步履
天色微明,河西村的河道边,一支由党员志愿者、村民与专职保洁员组成的队伍已开始一天的巡查。枯枝败叶、零星塑料……任何破坏水岸“颜值”的微小瑕疵,都难逃他们的细致搜寻。保洁员李柏即的手常年与水草为伴,他的话语朴素而有力:“河道就是咱村的脸面,每天巡两次是铁律。垃圾必须不过夜!大伙儿都盼着这条河一直清亮下去。”这份日常的坚持,已成为沿河村庄无声的公约。
山涧:破题的机制创新
溯流而上,行至永乐江山下村源头河段,考验升级。这里曾是生态治理的“痛点”——每逢雨季,上游裹挟而下的枯枝杂木在下游堆积淤堵,成为破坏环境的顽疾。为根治此症,承坪乡打出“一长两员”组合拳:14名乡村河长担纲统领,92名巡河员与保洁员织密管护网络。更值得称道的是,其中45个公益岗位优先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变“输血”为“造血”,既保障了生计,更筑牢了“长效保洁”根基。乡财政将河道保洁纳入预算,引入专业服务外包,确保了条条溪涧“责任无真空、清理无死角”。目睹变化的村民陈贵秀感触尤深:“过去水浑浊得很,现在天天有人忙活,水清了好多!晚饭后在河边散步,心里都舒坦。”
纵深:从治理到长治
护河队伍的规模与力量持续增厚,映衬着承坪乡“河长制”实践的不断深化。近三年来,该乡累计投入1400余万元专项资金,系统推进了水生态景观提质、人工湿地改造等综合治理项目,为永乐江及其支流建立并完善了“一河一档”精细化管理体系。11块醒目河长公示牌与3块美丽河湖公示牌立在岸边,一个涵盖“线上+线下”、“官方+民间”的监督网络铺开——24小时开通的监督举报电话,随时接听来自河岸的声音。
“治水是底线,护水是使命,管水是责任,爱水是情怀。”安仁县承坪乡党委书记龙晓燕勾勒出清晰的治水路径图,“乡党委始终坚持‘一河一策’精准施治,将治河、护河、管河、爱河统筹推进。每月定期的河长巡河已成制度机制,更重要的是,我们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了全民参与、监督、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
蝶变:幸福河托起振兴梦
如今的承坪,新建的亲水平台延伸至水边。驻足远眺,江水澄澈见底,碧波轻抚岸石,草木芳华尽揽。这条重焕青春的母亲河,已成为镶嵌在美丽乡村画卷上最鲜活的注脚。
“一江碧水来之不易。”龙晓燕目光坚定,“我们将持续巩固深化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让这流淌的绿色成为承坪乡村振兴最美的底色。”
从“污浊”到“澄澈”,从“河患”到“河景”,承坪乡的实践掷地有声:用心守护的每一条河流,终将成为滋养万千民生、映照发展成色的幸福源泉。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利炳 何丽 李晶
编辑:何雨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