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日郴州讯(通讯员 郭玉雅 黄雅倩)“您好!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今天专门来为大家开展普法宣传的。”近日,桂东县清泉镇万亩茶园10余名身着红马甲的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在茶田与茶农们、游客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香普法课”。此次活动,由桂东县司法局联合团县委组织,以青春话语“送法下乡”。
志愿者向游客讲解法律知识。(黄雅倩 摄)
暑期的清泉万亩茶园,既是避暑胜地,也是游客打卡的“网红地”,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旅游维权指南》《消费纠纷处理小常识》《防溺水》等宣传手册、普法宣传袋,主动向拍照留念的游客、茶田劳作的农户递上“法治礼包”。
“很多游客出来玩怕麻烦,遇到宰客、假货往往忍了,其实法律早有明确规定。”志愿者扶昭庭边翻手册边举例,“您看这案例,去年邻县有游客被骗买下‘天价’特产,最后就是凭购物小票维权成功的,这些维权办法手册里都有。”一位阿姨接过手册,看着上面的案例连连点头。
志愿者对游客讲解法律知识。(郭玉雅 摄)
正在茶田采风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接过手册笑道:“本来是来拍风景的,没想到还带了法治‘护身符’回去,这些学生讲得清楚又实在。”
在清泉镇集市上,人头攒动,老人带着孩子赶集、农户摆摊售货,正是贴近群众开展普法的好时机。志愿者们针对老年群体易受电信诈骗、青少年暑期安全等问题,“量身定制”了普法宣传内容。
“阿姨,您看这短信说‘中了大奖’,要您先打钱缴税,这就是骗子!”志愿者用当地方言,结合本地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向老人讲解防范诈骗的“三不”原则——不贪小便宜、不泄露密码、不轻易转账。
志愿者张磊则为小朋友们讲起了“防溺水”安全知识,他拿起漫画手册,用小故事讲安全,“上个月邻村有孩子偷偷去河边玩水,差点出事,大家记住没有大人陪,再热也不能私自下河!”
“孩子放暑假总想着去河边,你们这些大孩子讲的案例就发生在身边,比我们天天念叨管用多了。”活动中,志愿者还向留守儿童赠送了印有法治小故事的文具套装,让法律意识随童趣一起扎根。
“在学校学了三年法律,今天才真正懂了‘纸上得来终觉浅’。”擦着额头的汗珠,志愿者张磊感慨道。“看到老乡们听得认真,觉得课本上的法条突然有了温度,即使天气再热,能为家乡老百姓们,实实在在做点事,很值得!”
志愿者向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袋。(扶昭庭 摄)
“这些年轻人懂法律、懂方言、懂乡情,是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的鲜活力量。”团县委负责人朱欢表示,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参与普法,既发挥了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也让他们在服务家乡中增长才干。
桂东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联动返乡大学生、乡村法律顾问等力量,把普法课堂开在田间地头、集市广场,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每个角落,为建设法治桂东注入青春动能。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郭玉雅 黄雅倩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