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铁南 李智杰 郴州报道
“以前开个退役证明要等蛮久,现在出示一下身份证,一分钟就能拿到手!”7月13日,资兴市唐洞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家住矿工南路的参战老兵黎雄,拿着到手的重点优抚对象证明,很是开心,“这感觉,就像部队里的‘秒级响应’命令,立马完成!”
切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唐洞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刻苦钻研电脑编程技术,自主研发设计了街道本级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2025年1月投入使用。该平台整合民政、人社、退役军人等多个部门数据,进行筛选、甄别、组合,对辖区2000多名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和其他优抚对象进行建档立卡(“一人一档”),实施闭环管理,有效开展抚恤优待、救助援助、就业创业等业务办理,平台里的上万条跨部门数据为服务“提速”“加速”,成功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得到群众赞扬。
入户走访。
“一人一档”里的温度
“系统里连我哪年入的伍、立了几次功都标得清清楚楚。”黎雄看着服务站墙上的业务办理大屏,服役履历、优待政策、帮扶记录一屏尽览。服务站负责人介绍,现在的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一人一档”通过优化整合后,情况清、底子明,随时更新。2025年上半年,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主动识别出7名符合申请60周岁老年生活补助的老兵,赶在年度申报工作开展前,已为他们推送了业务办理提醒短信。
退役军人参加抗洪抢险。
“零等待”背后的速度
“办事最怕反反复复填表了!”刚退役的大学生女兵陈思欧来建档立卡时,本以为要折腾半天,结果在“人员新增”窗口,工作人员录入她的身份证号,扫描完退役证件后,系统便根据证件信息自动生成了档案存档。“这效率真快!”据统计,系统上线后,业务办理平均时长从30分钟压缩至3分钟,143件业务实现“零材料、零等待”。
“政策找人”的准度
“要不是系统推送,我都不知道有创业培训补贴这回事!”民生北路社区的退役军人何文彬去年开了家运输公司,资金较为紧张。今年春节刚过,何文彬并收到街道推送的多条“创业培训和创业贷款”政策提醒提示。何文彬按提示积极参加创业培训,成功得到创业贷款,何文彬和他的运输公司重新“焕发青春”。2025年街道通过服务平台精准推送政策信息608条,帮助辖区老兵享受创业贷款、技能培训、用工招聘等“政策红利”,“以前是我们追着政策跑,现在是政策‘跳’到眼前。”何文彬感慨万千。
从“排长队”到“零等待”,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数字化的齿轮转动间,不变的是那份“老兵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初心。正如老兵黎雄所说:“在服务站,我们不只是被服务的对象,更是被惦记的亲人。”下一步,唐洞街道将迭代升级平台功能,把更多社会资源接入“家中”,让这份“数字温情”持续温暖每一位退役军人的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铁南 李智杰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