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4日郴州讯(通讯员 何炳文)7月11日上午,在安仁县永乐江镇排山村平坦坦的稻田上看到:4台收割机吼叫着收割的金灿灿稻谷,又被3辆大货车直接从“田间”运到生平米业自动烘干“车间”。
很快,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正通过网络频频传到正在稻田服务的排山村党总支部书记刘鹏手机中:“从上午过磅、结算的稻谷重量和已收割的早稻面积计算,今年你夫妇俩种植的早稻亩产产量超过1300斤了”。
“收购价是98元一百斤的湿谷,除去耕田机插、农药化肥成本,每亩可赚500元左右,破村里的历史记录了”。在场帮忙干活的农民答腔说。
正在稻田忙碌,晒得手脚、脸庞墨黑的61岁的丈夫黄干生、60岁的妻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今年我们从外地来排山村租种的300多亩早稻已赚到钱了,500多亩中晚稻也长势喜人”。
此时此刻,这两位来自江西潘阳湖地区的花甲夫妇,用憨厚朴实的话语感谢道:“在人生地不熟的排山村能风调雨顺种出好谷,赚到大钱。除了自身能吃苦耐劳,会科学种田的技术外,还要归功村里提供了优良环境”。
为了确保他俩“多赚钱回家”,排山村村支两委推出了一套“你种田,我扶犁”的保姆式服务机制。从犁田、插秧、肥料、飞防等农事农活都由村里“一条龙”帮忙干;旱涝保收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村里也不让他老两口操心,春耕生产期间,组织劳力对连接大源水库的1公里多长的灌溉渠道进行了清淤;还投资10多万架设了抽水电排;并免费提供有空调有仓库的房屋住。正是排山村全方位的保驾护航,才让黄干生、黄四英干得省心又省力。
看在眼里,服在心里的当地农民也纷纷转变观念,以黄干生为榜样,摆开了“良田+良种+良法”的擂台赛,目前全村新涌现种粮大户12个。
烈日下,飘香的早稻田间的“丰收帐”越算越火热,越算越来劲。“我们村要以3390亩高标准农田为依托,打造出‘富民强村’的金饭碗、大粮仓”。村总支部书记刘鹏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炳文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