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李云 曾佳兴 郴州报道
近年来,宜章县笆篱镇立足文旅资源优势,依托大莽山旅游,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实现产业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宜章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天下莽山”定位,全力建设全域旅游名县。笆篱镇依托大莽山旅游的良好生态资源、镇域内丰富的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旅游设施加快发展文旅产业,积极融入大莽山旅游圈,盯紧莽山五指峰旅游公路洞仰公路沿线为创新发展主线,依托北连一六温泉小镇,南接莽山五指峰的区位优势,挖掘、整合、提升境内古色、绿色、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红色体验旅游等旅游产业,着力抓好腊元村古民居乡村旅游、圣公坛红色教育基地、特色绿色产业和溶家洞绿色生态旅游建设,将境内旅游资源、景点有效串联起来,形成“连两头、融中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立足资源优势,绘好乡村振兴“前景图”
笆篱镇文旅资源丰富,聚焦融合境内“古红绿”文旅资源,以“红色”基因为引领、“绿色”生态为支撑、“古色”底蕴为补充,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合理重构文旅产业的开发利用路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旅游业发展集聚动能。
深挖红色底蕴,赓续红色血脉。用“活”红色资源,做“火”红色阵地,通过将红色资源与乡村自然风光资源结合,“激活”“沉睡”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挖掘圣公坛村的工农革命军后方驻地、后坛庙(盘古庙)、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后坛岩兵工厂、王光佑烈士墓等红色旅游资源。挖掘车田村中国共产党第一位飞行员刘云故居。
执好绿色画笔,铺就生态长卷。发展笆篱镇特色绿色种植产业,以两茶一橙“油茶茶叶脐橙”特色产业、水稻烤烟特色烟稻轮种为龙头,带动全镇绿色农业发展。以平原村展翔脐橙基地为龙头带动镇域脐橙业发展,全镇脐橙种植总面积近5000余亩,年总产值达1亿多元,带动本地居民700多人实现本地务工,人年均收入增加近2万元。大力发展烟稻轮种,2024年笆篱镇烟叶种植面积全县最大,产量达到1.6万担,有效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依托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大力实施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打造了以范家园生态农庄为代表的省、市农业龙头企业,成功认定乡村振兴产品10种,逐步成为“优质粮果基地” “绿色蔬菜基地”。
做好古色文章,传承文明乡风。利用古民居、古建筑开发文化体验产品、文化体验精品路线,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让昔日“沉寂”的古村“活”起来、新起来,将“笆篱古堡”、腊元古村的厚重历史文化及优良乡风展示出来,让传统村落成为吸引游客回味乡愁的热门打卡地。
完善基础设施,筑牢乡村振兴“基础盘”
笆篱镇处于大莽山旅游核心位置,在筹备旅发大会及做好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工作中,加大人、财、物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质工作,不断升级优化旅游“硬环境”配套设施,切实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升级。近两年来,洞仰公路沿线新建停车场14个1万平方左右,提供车位500余个,完成白沙圩街“白改黑”道路提质2.5千米,交通条件进一步完善。完成洞仰公路“绿化、亮化、美化”三化工作,沿线绿化树木补种200株、花草播种面积2.6万平方,安装路灯460盏,新建垃圾亭11个,公路沿线风景更美。推动房屋景观提质升级,完成美丽屋场立面改造4.6万平方、坡屋顶1万平方,沿线特色墙绘完成30栋5000平方,有效推动文旅产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民宿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莽山太空隧道爆火以后,笆篱镇加快发展特色化、集群化、规范化、品牌化民宿经济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盘活闲置农房、集体资源打造民宿,东风村钰珑庭院租用村级闲置希望小学资源,使用学校教室打造特色民宿。东风村泓亭莲舍在建设过程中,院子大部分建材使用老房子拆出来的木头、瓦片等资源,具有复古气息。圣公坛村岭下村大部分家庭式民宿以旧轮胎、旧石磨、老桌子进行点缀和微改造,打造颇具年代感特色民宿。望山小苑在抖音开设直播卖藏香猪,民宿饭菜围绕藏香猪特色打造。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镇现有民宿60家,农家乐50家,房间580间,床位800余张,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人居环境进一步整治提升。在全镇主要交通干道、镇内两个赶圩街道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洞仰公路新增14个保洁员,进一步增强保洁力量。聚焦村庄主次干道、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对杂草枯枝、乱堆乱放、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镇村两级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路面大清扫、垃圾大清除、河渠大疏通等活动,清运陈旧垃圾、规范圈养家禽、整治路边占道种菜,洞仰公路沿线完成沟渠治理完成5千米。拆除空旧杂房120余栋,拆除总面积1.2万平米,腾出面积0.7万平米,有效改善全镇人居环境风貌形象,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农文体旅融合,擦亮乡村振兴“新名片”
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新风口,围绕市场消费需求,探索实施“文旅+”新模式,将文旅与农业、体育、红色教育、研学等融合发展,拓展旅游新领域、新业态。
文旅+“村BA”。笆篱镇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村BA”篮球赛,探索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喝彩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能够宣传特色农产品。“村BA”篮球赛以当地特色农产品牛猪羊为奖品,极具乡土特色,开展赛事宣传的同时,带动笆篱高山黄牛、藏香猪、跑山羊等特色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脐橙、高山蔬菜、特色水果也走进人民视野。能够发展“夜经济”。“村BA”篮球赛从黄昏打到深夜,掀起乡村夜经济热潮,售卖特色小吃饮品的夜市成为篮球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进一步增添乡村烟火气,激活乡村消费潜力。能够丰富旅游业态。体育赛事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官方媒体追踪报道,抖音现场直播,线上线下流量叠加,击“大鼓”极具乡土风情,莽山瑶族长鼓舞尽显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借助新媒体力量扩大宣传,“体育+旅游”的模式,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打响“千年古堡”的文旅知名度。
文旅+红色教育。圣公坛村是红色革命老区和党性教育基地。村委会依托圣公坛村红色旅游资源,在筹备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期间着力打造“红色石头村”,进一步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制定出圣公坛党性锻炼线路: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旧址→王光佑烈士墓→工农革命军后方营部→工农革命胜利小道→后坛庙(盘古庙)→后坛岩兵工厂遗址。圣公坛村支书周淑君介绍说每年尤其是“七一”建党节时来村里举行主题党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各级党组织络绎不绝,光是今年“七一”当天接待的队伍就达到了15支,他们在圣公坛探寻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在传承发扬红色精神的同时,能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文旅+研学。依托腊元古村内现有的200多幢清代中晚期传统风格的古民居,村委会联合湖南省中青旅对基地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围绕古民居文化、建筑特色、乡村农耕等打造研学基地,培养一支研学专业团队,有教师证成员8人、导游证20人、研学导师证6人,拥有能容纳中小学生1500人的研学及劳动实践的场地和空间,能提供500人住宿条件,作为湖南教育电视台挂牌认可的劳动实践基地,具有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及综合劳动实践服务所需劳动场地和课程资源。自2017年至今,共接待了学生20万人次以上,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可观。
笆篱镇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产业振兴的实践,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中找到符合镇情村情的乡村振兴新思路新方法,将文旅资源有机结合、基础设施有效完善、服务质量有质提升,形成具有笆篱特色的文旅产业,走出笆篱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云 曾佳兴
编辑:何雨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