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城市产业名片故事① | “林中之邑”郴州·何以成为“有色之都”
2024-05-22 17:35:11 字号:

城市产业名片故事① | “林中之邑”郴州·何以成为“有色之都”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主要工业城市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区域(城市)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载体,产业名片是工业发展历程的鲜活缩影,承载了区域(城市)文化、资源、产业、产品、人物等要素交融互动、创造传奇的过程,是区域(城市)发展韧性和潜力的关键支撑。郴州是一座“富矿”老城,因矿而兴,因矿而名,近年来也因矿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正着力打造“郴州·有色之都”产业名片,重新定义和展示着城市的未来。“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故事”专栏(第一期)讲述“郴州·林中之邑·有色之都”传承、创新的故事。

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资料图)

笔者对比全国重点城市的经济数据发现,经济增长好的城市几乎都表现为“工业好”。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0%),更是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投资热度也较高。电子信息产业的复苏带动苏州、深圳、东莞等工业增长亮眼,船舶产业的旺盛需求也让南通等地工业快速增长。同时,有色金属产业的良好态势也推动中西部一些有色资源重地实现良好开局。此次,我们关注到的是,湖南省郴州市。

“郴”(chen),独属于郴州,是为“林中之邑”。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地处长株潭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2023年GDP首次突破3000亿。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郴州市GDP增长6.4%,领跑湖南省,在全国也名列前茅。郴州近年经济表现为何如此突出呢?笔者分析,这还是与郴州作为全国知名的“有色之都”,其核心产业的韧性、含新量、含绿量有关!

郴州何以为“有色之都”?

硬核数据:

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达

与生俱来的资源禀赋。郴州市地处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储量大。目前已发现有色金属矿种40多种,已探明储量21种,钨、铋、钼、铍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锡、锌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已探明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保有量(金属量)超过2000万吨,占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保有量(金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郴州柿竹园多金属矿被誉为有色金属矿物的“博物馆”。

高度集聚的有色产业。经过长期积淀,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2023年,郴州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053亿元,增长20.5%,占湖南省的30%左右。目前郴州共生产白银、黄金、锡、锑、钨等十种有色金属65万吨,白银产量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铋、碲产量几乎占全球一半,铂族金属年产量占全国65%以上。

不断迭变的产业创新力。截至2022年,郴州全市有色金属产业高新技术企业47家,有色金属行业专利授权总量1239件,其中发明专利349件;成功创建柿竹园、金贵银业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柿竹园“钨氟磷含钙战略矿物资源浮选界面组装技术及应用”、金贵银业“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独具特色的绿色模式。郴州获得了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荣誉,有色金属行业重金属污染排放总量不断下降,已建成绿色矿山88座,数量居湖南省第一。“无矿开采”模式使郴州成为了没有银矿的“中国银都”,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一年可为国家减少开采原矿2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以上,节约标煤200万吨以上。

文化底蕴:

不断传承创新“有色”城市基因

说到郴州城市基因,都与“有色”有关。

第一个关键词是“铸币”。

桂阳县巨型铜钱。(资料图)

产银铸币,郴州以“币”为贵。早在西汉时期,郴州就成为长江以南唯一设立铁官的地方。汉晋时期,郴州桂阳郡成为产银大郡,据西晋简牍记载,西晋惠帝时期,郴州有大量白银冶炼作坊及从业人员。唐代在郴州设立桂阳监,掌管钱币的铸造,朝廷开始在郴州开采冶炼银、铅、铜、锡等有色金属。五代至北宋时期桂阳监仍是重要的白银产地,桂阳监岁银约占当时全国的16.5%。

郴州白银重点产业园。(资料图)

最迟到明末清初,郴州开始多金属一体冶炼,郴州市永兴县人开始从各类废物中提炼金、银等稀贵金属,父传子承,师授徒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一车车废弃电路板从全国各地运来,通过变废为宝、吃干榨净,蜕变为黄金、白银、铂族金属、铋、碲等运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永兴成为了“没有银矿的银都”。

第二个关键词是“铸剑”。

——“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资料图)

711矿作为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大型铀矿山,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及爆炸成功,提供了合格的“铀原料”,为氢弹、核潜艇的研制提供了稳定和高品质的“铀原料”。

上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党中央、毛主席在1955年1月作出了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正式拉开了我国建设核工业、秘密研制核武器的帷幕。制造原子弹,铀是核心材料。1955年9月,在湖南郴县许家洞镇金银寨发现铀矿石。经鉴定该铀矿品质最好,矿藏最丰富。1958年,时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在二机部选址报告上批准在湖南郴县许家洞建设“郴县铀矿”,即“411”。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风尘仆仆地汇聚湖南郴州许家洞,开始探寻开采铀矿。1960年初,苏联专家突然撤离,留下了严重的技术短板。工人们苦干巧干,硬是将优质铀矿石一吨吨地从井下采掘、精选出来,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及爆炸成功,提供了重要的“铀原料”。后来“郴县铀矿”正式改名“711”,被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2019年10月,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成为国家工业遗产。

时光带走记忆,却带不走干事创业的精神!如今,郴州加快重启“711”,用前世唤醒今生,打造711时光小镇,再现芳华。

711时光小镇。(资料图)

第三个关键词是“铸脊”。

钨被誉为“高端制造的脊梁”,常被用来制造特种金属材料,是飞机、火箭、原子能等工业领域的关键性材料。郴州是我国钨矿工业的起源地。

郴州拥有中国最早发现并开采、直到今天仍具备长期开采价值的,中国最重要的钨矿——瑶岗仙钨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英国皇家矿业学院留学回国的李国钦,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瑶岗仙发现并证明了中国钨矿的存在。随后他建立了自己的矿业公司并创立了钨矿炼制的“李氏炼制法”,从而成为著名的“钨王”。很快,中国第一批钨矿砂就被开采出来并出口英美,这使得中国钨砂在国际上名声鹊起,仅在瑶岗仙开采钨矿的华昌矿务公司所缴税款一度曾达到湖南省全省收入的三分之一。“二战”爆发后,郴州瑶岗仙再次成为了全世界的钨矿中心,每月钨矿产量达百吨以上,成为了盟军重要钨资源的供应地。新中国成立后,瑶岗仙钨矿山整合为国营企业,成为五矿集团旗下中钨高新下属的国有钨资源骨干企业。

目前,郴州市是全国最大的钨矿生产基地,每年产钨近3万吨,为坦克的车身、飞机的引擎、军舰的甲板、穿甲弹和枪炮的管子,以及切削刀具、IT工具,硬质合金棒材、球齿、轧辊、灯丝和钟表零件等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

因势创新:

立足基因发挥优势抢抓新赛道

新时代、新征程,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郴州人,立足城市基因,逐梦“新能源”,驰骋“新赛道”,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呈现风“池”“电”掣、风生水起的态势。

发现锂矿资源,瞄准锂电新能源产业。

郴州首届锂资源创新应用发展大会。(资料图)

2022年,随着郴州临武发现含锂矿产资源,郴州市抢抓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明确锂矿“资源-材料-电池-装备-回收-尾砂尾矿利用”的全链条开发思路,由头部企业组建企业联合体,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链。2023年,郴州市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企业195家实现营收502亿元,形成了涵盖含锂矿产资源采选、碳酸锂生产、正极材料、电芯、电池、废旧电池回收、尾砂尾渣综合利用的产业链闭环。202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郴州市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目前郴州市围绕“锂”共引进项目80余个,签约总金额超过1400亿元,完成投资400亿元,科力远、威领股份2家上市公司总部迁址郴州。

郴州已探明氧化锂储量超过500万吨,含锂品位0.2%~0.5%,含锂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郴州坚持对锂矿资源“吃干榨尽”,尾渣的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对含锂多金属矿中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且单种元素回收率达到60%以上。

利用得天独厚的风、光、水等资源优势,发展再生能源。

东江湖。(资料图)

“十四五”期间,郴州规划建设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获湖南省首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标共计816.4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54个、装机规模447.4万千瓦(湖南省排第二,占比20%);光伏项目34个、装机规模369万千瓦(湖南省排第三,占比15%)。另有4个抽水蓄能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实施库,总装机480万千瓦,个数及装机容量均为全省第一。

除了“有色之都”这张产业名片,郴州还有什么?

郴州除了是富得流油的资源宝地。从古至今,也不乏传奇的美景、传奇的人物和传奇的故事,这些构成了郴州城市产业的“特写”。

郴州半条被子纪念雕塑。(资料图)

红得耀眼的革命故地。在郴州,毛主席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朱德、陈毅发动了湘南起义,走出了邓中夏等革命先驱和黄克诚等9位开国将军,是中国女排成就“五连冠”的腾飞地。

美得心痛的旅游胜地。在这里,赵云智取桂阳,韩愈“昌黎经此”,周敦颐写就千古名篇《爱莲说》,秦观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千古名句。在这里,可以领略“莽山仙境胜五岳”的雄奇壮美、高椅岭飞天丹霞的鬼斧神工、雾漫小东江的中华奇景、策马仰天湖的豪放狂野。在这里,可以泡一汪热水温泉,可以听一曲湘昆绝唱,可以睡一晚湖光山色。在这里,可以吃一碗郴州鱼粉,嚼一块筋道的莽山蕨根粑,尝一口油而不腻的桂阳坛子肉,品一块鲜嫩滑爽的嘉禾血灌肠……安仁抖辣椒、资兴三文鱼、临武鸭、永兴烧鸡公、桂东黄菌干等“郴品郴味”,让人口舌生香、回味无穷。

灯盏油糍粑、猪脑壳盖码饭、鱼粉、黄糍粑。(资料图)

聚焦优势特色深耕创新,推动产业、科技、城市、文化融合,打造产业名片是区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今的郴州,正瞄准独具优势特色的有色金属资源,着力打造“有色之都”产业名片,汇聚优质人才、企业和金融等要素,塑造和传播郴州工业文化,彰显新时代郴州工业形象,将持续积蓄动力与活力,推动郴州实现更多跨越。


来源:中国产业名片

作者:马锐娟 贺游磊 胡用梅

编辑:沈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