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2日讯(通讯员 蒋果晋 陈铋勋)春笋初出翠微间,绿叶红花映日鲜。此刻春笋正当时,食一口笋方知春之味。经过春雨的滋润,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山林上的笋破土而出,正是最鲜的时候。一大早,村民们拿着锄头,背着背篓,走进山间熟练地采挖。短短两个多小时便能满载而归,丰收的喜悦,欢快的笑颜,回荡在林间。“我们已经上山挖了一个多星期的笋了,每天都能挖到300到600多斤春笋,每斤可以卖到1.2元。”同心瑶族村村民王伦中一边手上不停地忙活着,一边展示着刚采挖的成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少本地村民将春笋送到同心瑶族村初级农产品和药材收购烘焙中心加工。
近年来,鲜嫩、香甜、可口的春笋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采挖、购买,赶集日圩场上农户卖的春笋常被一扫而空,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采挖春笋队伍,然而随着春笋的供不应求,原来鲜笋加工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难以形成标准化生产,更难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推动绿色资源变资产,让“两山”转换通道更有宽度、更有广度,在保和瑶族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同心瑶族村打造“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成立了同心瑶族村供销合作社。2023年底,村供销合作社联合三家民间企业自筹资金并争取中省资金,与上级供销社合作,在郴仰公路旁建成占地20余亩初级农产品和药材收购烘焙中心,于今年4月初试运营,着力打造瑶乡特色农产品品牌。中心运营后,改变以往新鲜竹笋批发卖到外地去的销售模式,直接本地加工,有效实现大批量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每天给附近乡镇村挖笋村民增加300到600元不等的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唤醒沉睡深山的竹笋资源。
收购烘焙中心收购的本地春笋准备进行加工。
“预计第二期建好后,年产能可达600万斤左右,预计春笋加工可给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左右。同时,我们再利用4月底以后的空档期,做农副产品和中草药加工,还可以带来其他加工收入。”保和瑶族乡同心瑶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君帅充满信心地说道。
收购烘焙中心正在现场收购村民的春笋。
小竹笋成了促进当地村民增收,撬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下一步,保和瑶族乡将持续写好“土特产”大文章,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蒋果晋 陈铋勋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