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沙洲日记|沙洲“香火龙”
2024-02-21 12:28:45 字号:

沙洲日记|沙洲“香火龙”

2月20日 星期二 晴

如果不去沙洲,是没法见证香火龙的盛况。如果不去沙洲,不会体验到香火龙的震撼。如果不去沙洲,不会感受到沙洲人对龙的热爱和图腾,有如此深意。

新年去沙洲,有幸在村子里遇到香火龙活动,初看亲近鲜活,百感交集。再看思绪万千,何其震撼。虽说从小看见舞龙灯的,舞狮子的,乡情故物的牵挂一直缠绕在心头,当看到舞香火龙,内心的触动,恍如时光之门嘎然洞开,瞬间将岁月之舟回溯古老的久远岁月之中。

许是今年是龙年,国人爱龙,敬龙,叹龙,仰龙有说不清的情愫。自古龙是国人的崇信神物,几千年来一直被朝野士庶尊为万灵之长。龙可谓是吉祥象征和图腾,更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精神图腾和崇拜。五洲四海,皆称之为“龙的传人”。

龙是虚无的,一直活在我们的精神日常,比物质活得更有意义。故乡关于龙的事物多,邻县安仁的琢鸡婆,又称米塑。龙是首琢之物,乃天象物种。湘南的舞龙灯,亦是图腾并兴,祈求新年丰顺如意。沙洲的香火龙,是汝城香火龙的延伸,却是以独特的民俗技艺存立于世。

汝城的香火龙,由汝城乡村的民间艺人们用稻草、竹篾、藤条、树枝等编扎成龙的骨架,俗称赵公鞭。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造型与传说的龙那样,并在龙的身上插满已点燃的香火,由舞龙者在夜间挥舞奔走,使密集的香火在龙身上呈现红色火光而闪烁变幻,故名为“香火龙”。汝城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综合表演艺术活动,也是特定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民俗娱乐活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

在汝城民间,“香火龙”的起源非常古老而又神奇。传闻宋朝时,汝城连年水灾,民不聊生,乡民扎草龙烧掉,以求消除水灾。制稻草龙便成为习俗沿袭下来,成了一种传统民俗娱乐活动。千百年来,每年新春佳节之际,各村举行舞龙活动,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春节到元宵,日日都是喜庆的,只要村子里的人想舞,香火龙就会鲜活起来。

沙洲的香火龙制作很讲究,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圆龙不现足)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环环紧扣,形成整体。整条龙,插上香后,只要点燃香火,开始燃放着火焰。在舞动的过程中,随着风速的加大,香火更加旺盛。那磅礴的气势,宛如腾空的蛟龙在黑暗的夜里,找寻光明。

沙洲人对香火龙的敬畏,不光在制作的技艺中。在舞动前,对香火龙举行的祭拜仪式,是舞香火龙的重要部分。村子里的舞龙人,以洗手净身之仪,表示对龙的敬畏。舞香火龙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舞之前要到祠堂举行祭祖仪式,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这时村民一脸虔诚郑重,绝无一点嘈杂嬉闹声,仪式过后将龙抬起在祖祠前叩首三次,方可“舞龙”,沿街的人家要燃放爆竹谓之“接龙”,按规定的路线舞过后,又回到祖祠前,龙首居中,盘成三圈,村民扯香后,即烧龙谓“化龙”,“龙归天”。次日清晨将龙灰倒入溪流中,寓“龙归大海”之意。

千百年来,汝城人民以村为单位,年年都有舞龙的盛会,各村都有一整套的相关器具、一整套的锣鼓点子和唢呐牌子,大致相同,却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在文明瑶族乡文明片区沙洲村、韩田村、秀水村、文市村等村尤为盛行。

香火龙因龙而意味着吉祥,因火而昭示着兴旺,而成为沙洲人祈盼兴旺昌盛和美好吉祥愿望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在夜间,全身上下都是香火的草龙在乡间舞动,火龙奔腾跳跃,姿态变化多端,景象甚为壮观。且是乡村普遍具有驱除瘴气、避除灾难的寓意。沙洲香火龙,以祈盼年年吉祥、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传承。

舞香火龙是一项体力加智力的较量,舞龙手为了让龙舞出神韵,凸显龙的精神境界,需要龙头、龙尾和各节龙身之间配合默契,技巧灵活才能达到,更需要表演者在长时间的演练、磨合,才能在挥舞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潜跃翻滚、蜿蜒游动,浑然一体之中。而他们的穿着,也特别,有防护的衣服。舞龙时,举龙头和摆龙尾的人是关键,舞龙人都是村子里精挑细选的壮汉,身体灵活,有耐力和韧性。还有一帮替换的人马,做到体力与耐力并举,一场香火龙,既要有补充的劳力,还得与补充的香火。这种独特的闹春民俗,亦是汝城沙洲人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不仅充满了浓厚的沙洲乡土气息,表达了沙洲人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本质,而且还充分地体现了沙洲人团结奋进、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是沙洲人逢年过节喜闻乐见、代代流传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

而今,沙洲人舞香火龙越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相信这一文化习俗,更会受到现代人的追捧。其鲜明的体育文化特征及深厚的社会功能,将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绵长起伏,翻跃奔腾!

(作者:谭旭日)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旭日

编辑:何晓露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