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讲述中国核故事 开掘文艺新路径——评王琼华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籍贯711》
2024-09-02 18:05:31 字号:

讲述中国核故事 开掘文艺新路径——评王琼华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籍贯711》

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知名作家、郴州市作协主席王琼华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籍贯711——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故事》(以下简称《籍贯711》)。作品回顾了中国第一座铀矿的发现、创建和发展历程,展现了第一代核工业人的奋斗经历和献身精神,从一个侧面书写了中国核工业发展艰难而辉煌的历史。

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核故事,作者将目光锁定在核工业的采矿领域,选择711矿作为书写的对象,经过五年的大量抢救性采访调查和精心创作,推出了首部核工业题材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籍贯711》,为书写“高冷”的核工业题材开掘了新的路径。位于郴州许家洞的711矿不仅是全国较大的铀矿,更是中国最早发现、勘探、投产的大型铀矿,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爆炸提供了合格的原料,为“两弹一艇”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公认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711矿的背后,映射的是时代的变迁和大国崛起的艰辛之路。711矿最高峰时达20000余人,为中国核工业提供了数万吨高品质的铀矿石,还向全国各地铀矿山输送各类人才3000多名,成为我国铀矿山的人才摇篮。书写核工业,711矿是个绝好的选项。

《籍贯711》采用独特的多重视角,讲述了一段关于中国核工业的神秘往事。书中既有作者深入细致的采访,又有亲历者的口述,还有后代的记忆传承,从书名到内容,都充满了神秘感,首次披露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家国秘闻。甚至连书中人物当年也不知道自己挖的是什么矿,只知道是在为国家干一件大事,对具体的工作内容“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当时,成千上万的青年听从祖国的召唤,从全国各地奔赴许家洞,秉持着为国献身的初心和扎根矿山的决心,以自己为711矿第一代,将子孙后代的籍贯锁定在711矿。

如何通过711矿来讲好中国核故事?711矿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起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辉煌的历史,也是中国核工业人历尽艰辛的一个缩影。大国重器,因“核”而来,中国核事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作品将着力点放在人物身上,突出人的因素。这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八路军、解放军、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有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有大城市大厂的工程师和优秀技术人员,有国家大矿经验丰富的矿工及他们从老家带来的妻儿老小。不论是矿级领导还是区段厂队中层干部或班组车间基层骨干,不论是技术专家还是普通技术工人或普通家属,每个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每个故事又都将家与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品通过22个真实故事,勾勒出711矿的建设者群像和精神特质。这是一群“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人人都有不凡的经历,人人都有强烈的使命感。作品立足于群像塑造,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上百人,他们是鲜活的个体,更是一个坚强的整体。作品注重对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每个故事突出一两个代表人物,尤其是对一线技术员和工人,无不进行精细化描摹。最感人的是采矿工人,他们忍受着井下高温,光着身子掘进,用凉水冲身降温,拼了命地比质量、赛进度,却从不诉说自己的苦,连对家人都不多讲一句。不少人受粉尘污染患上了矽肺病,仍坚守岗位,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的不仅是艰苦奋斗的历史,更是家国情怀、牺牲精神、工匠精神、主人翁精神的永续传递。

来自吉林的朱顺波,从小跟祖父在桦甸二道甸子金矿当采掘工,成为技术骨干。1956年7月,中南地勘局来到吉林桦甸“招兵买马”,招录成熟的坑道技术工人。当领导找到朱顺波,他得知需要自己为国家事业出力时,二话没说,带着自己挑选的26位矿工坐上了南下的列车。抵达许家洞后,他对26名矿工说:“咱们大老远地到这里来,就是为国家出力的,咱们有的是力气,咱们会挖龙口,一定为国家挖出‘宝贝疙瘩’!”十分队将从全国各地调来的人员组建成了一支掘进队伍,他们成为711矿第一批技术工人。朱顺波成为这支特殊队伍的骨干成员,在后来的掘进工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最终因矽肺病晚期牺牲在一线岗位上。

在叙事策略上,将人物命运的起伏置于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将典型人物置于集体之中,充分体现人物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叙事手法上,变历史叙事为文学叙事,将历史语境转换为文学语境,突出文学描写的审美表现力,以一系列人物的生动描摹来展现人性中光辉的一面,观照鲜活的家国命运。

作为核工业题材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真实性和专业度是其文本的基本特征,以写实为基调,运用丰富的文学描写手法,是本书的又一大亮点。作者在梳理历史线索和处理史志文献及科普知识时,从口述史料中获取大量鲜活的素材,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非虚构创作原则,以生动的文学笔调描述中国核工业的缘起、探索、创业及发展历程,实现了真实性与传奇性的有机结合。

作品借用小说的叙事手法,以大量的对话描写来推进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运用插叙和倒叙的写作顺序,既连贯又颇具跳跃性,镜头切换自然。同时发挥对话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上的优势,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在处理突如其来的坑道坍塌事故中,苏联专家的主观臆断,三〇九队副大队长马枫、掘进队长李彦朝暗中寻求解决方案,朱顺波的经验判断和自信的承诺等,都是通过对话来推进的。1969年12月,国家二机部在北京召开首届学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周恩来总理接见大会代表,并召集其中58名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他特意花宝贵的时间找到朱顺波的家属武秀芝,握住她的手进行慰问。这样重大的历史场景,也主要通过对话来再现。周总理充满深情、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话语中,彰显着一种大国底气。

同时,作品中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实地还原了工作现场和生活环境,再现感人的奋斗场面,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完美结合,字里行间饱含敬畏之心和深切的人文情怀,营造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如在一次井下事故中,一位工友不幸遇难,脑袋被矿石砸得不成样子。医院院长罗佛洪钻进井下,在现场给遇难者做头部复原,这场“特殊手术”整整花了两个小时。头部修复后,再用绷布认认真真地包扎好。通过“遗体复原”的细节,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死去工友的尊重,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又如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饭,营养严重不良,711矿职工都不同程度地患上浮肿病,但没有人脱离工作岗位。工人们干起活来忘了饥饿,工间休息时强烈的饥饿感顿时就上来了,用他们的话说:“真想用手抓上一把土,塞进自己嘴里。”工友们走出坑口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勒裤腰带,只有将裤腰带勒得紧紧的才能止住饥饿。来自江西岿美山钨矿的李平头,自己不能将裤腰带勒得更紧些,就让身边来自大吉山钨矿的小邓与大陈帮他把裤腰带勒紧一些。这个“勒裤腰带”的细节十分令人动容,于细微处见精神。

作品最后打通时光隧道,回观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曾经只有一个代号、地图上找不到的711矿退役后,作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唯一的铀矿,其旧址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打造711时光小镇,修缮“三馆一城”。深情回望当年的办公楼、大礼堂、工棚、宿舍、医院、商店、食堂、理发店及金银寨上的井坑巷道,一砖一瓦,一事一物,见证永恒的辉煌。《籍贯711》作为一部核工业红色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多重视角,鲜活的人物刻画,真实的细节还原,深切的人文关怀,传递了一代青年奋发向上和国家民族奋起直追的精神内涵。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李向明

编辑:沈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