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爽生
官亨村牌坊。
“半条被子军爱民,一张借据民拥军”。汝城县官亨村,因这一张承载着深厚情谊的借据而声名远扬。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春天,官亨村的胡运海在翻修家中灶台时,意外地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在拆除那经历了岁月洗礼的灶台时,他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墙壁深处的铁盒,它锈迹斑斑,仿佛一位沉默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岁月。铁盒中,一张泛黄的毛边纸映入眼帘,虽然边缘破损,但它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纸上的毛笔字迹,记录了一段军民深情的往事:“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佰零伍担,生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此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印章)。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
胡四德,胡运海的祖父,正是这张借据上的人物。这张借据如同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红军长征时期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当年,红军第三军团的先遣部队抵达官亨村,面对村民们的疑虑和恐惧,他们以严明的纪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民心。胡四德,作为村中的长者,被红军的仁义所感动,积极协助筹集粮食,帮助红军渡过难关。
红军撤离时,叶祖令司务长留下了这张借据,承诺革命胜利后必将偿还。然而,叶祖令在长征途中英勇牺牲,年仅二十八岁。他的牺牲和未兑现的承诺,成为军民之间永恒的记忆。多年后,胡运海偶然发现了这张借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根据当时的物价,归还了一万五千元的“欠款”。胡运海,虽然生活困顿,却只留下了五千元维持生计,将剩余的一万元捐赠给了村里的小学,以此行动传承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让我们对那段革命岁月的记忆更加深刻。
一张借据,见证真情。
这是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是一份军民鱼水情的珍贵见证。一张借据,历经六十余载的风雨洗礼,承载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款款深情。如今,这张借据的复印件被悉心珍藏在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的“一张借据的承诺”专题陈列馆内。每逢游客到访,讲解员总会满怀深情地讲述这张借据背后那段催人泪下的故事,使得延寿瑶民与红军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得以传承不息。这张借据不单是官亨村的荣耀与骄傲,更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它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倍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张借据塑像。
“十三五”时期,官亨村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的重点项目,为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延寿瑶族乡政府计划在官亨村设立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以安置官亨村的三十五户村民,并接收来自铜城、大塘、下杨、走马、寿水、松西等行政村的二十八户,总计六十三户二百四十五人。安置点的建设需要征收四十三亩土地,这片土地原本规划为附近村民自建房的宅基地。当时,部分村民对此心怀不满:为何要将我们的宅基地让与外村的搬迁户?
官亨村党支部书记胡炳灯,凭借出色的口才和亲和的魅力,成为村民心中的楷模。尤其在讲述“一张借据”的故事时,他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真情。胡炳灯书记始终致力于官亨村的发展、村民的幸福以及红色文化的传承,默默耕耘,毫无怨言,赢得了村民们的敬重与信任。
胡炳灯书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当年,我们村曾义无反顾地将相当于全村半年口粮的稻谷赠予红军,那份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如今,在党的引领下,我们的生活日益美好,国家征收土地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并且我们还会获得相应的补偿。土地固然珍贵,但更是国家和集体的宝贵财富。”在胡炳灯书记的耐心劝导下,官亨村的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主动让出了预留的宅基地。这正是“一张借据”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传承。
深秋时节,阳光宛如轻柔的薄纱,静静地洒落大地。远远眺望,只见一片米黄色的外墙与天蓝色的琉璃瓦交相辉映,犹如大地之上绽放的绚丽花朵,为这片乡村大地增添了一抹浓郁的喜庆之色,仿佛在欢庆一场脱贫攻坚的辉煌胜利。
官亨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二〇一八年国庆前夕,官亨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迎来了它意义非凡的一天。所有搬迁群众在这一天欢天喜地地迁入新居,选择这个日子,只因次日便是新中国的华诞。他们心怀感恩,感恩祖国的强盛,感恩共产党的领导。他们用最真挚的笑容,最热烈的期待,迎接这个属于他们,也属于祖国的伟大节日,同时也开启了他们崭新的生活篇章。
这一天,无疑是他们一生中最欢乐、最幸福的国庆节,因为这一天不仅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更象征着他们新生活的起点。
走进官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整洁的巷道如同美丽的画卷映入眼帘,每一处都洋溢着喜悦与幸福的气息。淡蓝色的火苗跳跃在门框那一副副对联上,仿佛在诉说着搬迁群众的心声:“易地搬迁日久他乡是故乡,精准扶贫来年全面奔小康。”这副对联虽略显粗糙,却道出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展现了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共同愿景。
尽管离开了熟悉的故土,他们或许曾有过些许惆怅,但随着时光的流转,他们渐渐发觉,这片土地已然成为他们新的家园。在这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他们拥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为他们真正的心灵港湾。
展望未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持续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政府将加大对安置点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搬迁群 众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同时,政府还将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来源,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这里将成为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乐土,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珠,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胡双贱,这位质朴的农家老汉,他的故事犹如秋日里那丰硕甘甜的果实,充满了甜蜜与满足。他的家中共有六口人,儿女们在广东打工,而他与妻子则守护着孙子孙女,尽享天伦之乐。他们的生活,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迎来了全新的篇章。
胡双贱如今仿佛总有说不完的话,言语间好似清泉潺潺流淌,连绵不绝。他感慨万千地说道:“搬迁之后的生活,真的比从前方便了百倍、千倍。回想往昔,老家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如今却有公共汽车直接从家门口驶过。想去县城逛逛,或是赶个集,只需在路边轻轻招手,车就会停下来。过去打电话,还得爬到屋后的山顶上,信号还时有时无,现在随时随地都能和家人畅所欲言,和儿子、儿媳的联系也变得便捷无比。”
他接着说:“老家的用水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喝的是山泉水,一下雨就变得浑浊不堪,一遇干旱就无水可用。现在可好,只要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还有,老家的电也是让人头疼的事,线路老是出故障,一个月里没几天能正常通电。现在可大不一样了,电力供应稳定,一天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
提及孩子的教育,胡双贱的脸上更是绽放出骄傲的笑容:“从前,不管刮风下雨,孩子们每个星期都得走上十几里的山路去上学,年纪那么小,还得大人接送。现在可好了,学校离家就两公里,家门口还有公共汽车,孩子们可以回家吃饭、住宿,实在是方便多了。”胡双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的故事,正是瑶乡人民在扶贫政策下享受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令人深感欣慰与感动。
搬迁对象王安苟,原本居住在延寿瑶族乡铜城村鹿湖三组的偏远山区。如今,在安置点,他分到了一栋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洋楼,整洁舒适,令人眼前一亮。一楼设有厨房、卫生间、客厅和一间卧室,布局简洁实用,生活所需一应俱全。二楼则是一个卫生间和四间卧室,如此配置无疑为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
王安苟站在新家的门前,环顾四周的环境,眼中满是感激。他感慨地说道:“这个安置点,就是我们永远的故乡。”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它不仅表达了对新生活的认可与满足,更流露出对政府的由衷感激。
当被问及新居是否宜居时,王安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赞叹道:“政府考虑得真是周全,新家里既有卫生间又有厨房,水电设施完备;特别是卫生间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以前在老家时,上个厕所都要走很远,现在哪怕是半夜起来,也不再觉得麻烦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满足与感激。
这个新家,不仅是王安苟一家人的新起点,更是他们迈向美好生活的起点。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全新的生活环境,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故乡。这个新家,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他们展现新生活、追逐梦想的舞台。
官亨村还有一个出名的地方,那便是青石寨。
正是在这片苍劲的土地上,红军长征中那场震撼人心的“延寿阻击战”留下了不朽的传奇。当年,红军的指挥所就设立在这片古老的村落中,见证了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激烈较量。
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在延寿河畔的下杨村,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天三夜的血战,成功掩护了后勤部队的转移。在寒冷的冬雨中,红军将士们挺进泥泞,肩负着辎重,艰难前行。他们的队伍如同一条火红的长龙,绵延二十余里,将曲折的小道点燃成一条炽热的河流。
青石寨。
前进,前进!前方是湘军的虎视眈眈,后方是粤军的穷追不舍,更有地方反动势力伺机而动。军情紧急,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奋不顾身地进行阻击。在维堆山、狮形岭、下杨村、延寿河,红军战士们背水一战,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决阻挡着敌人的围追堵截。
青石寨,延寿河畔的一座石峰,成为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双方为了争夺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锯战。董振堂一声怒吼,率领三百多名战士,如钢铁长城般屹立不倒,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每一次挥刀,都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每一次冲锋,都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
红军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青石寨,染红了延寿河。三百多名战士的生命之火在青石寨中熄灭,化作灰烬,仿佛是他们用生命点燃的最后一抹光辉。他们的生命之火照亮了红军前进的道路。
在激烈的战斗中,瑶民们挺身而出,为红军带路,制作担架,抬运伤员,救治伤员,砻稻谷,搬来柴火和木炭,在胡氏宗祠、凉亭生火取暖、煮饭。十三日黄昏,掩护任务完成,董振堂率部且战且退,经文明向宜章方向追赶大部队。
战斗终于落下帷幕,瑶民们悲痛地发现,众多英勇的红军战士,静静地躺卧在连绵的山峦之间,有的则远远倒在清澈的河畔,鲜血染红了河水。瑶民们眼中噙满泪水,他们自发地凑钱出力,小心翼翼地收集起红军战士的遗体。年轻的战士们被安葬在青石寨脚下的寿水河畔,瑶民们用浸透血泪的刀刃在青石板上铭刻下“红军墓”三个大字,以纪念这些英勇无畏的英雄。
寿水河畔,河水依旧静静地流淌,似乎在低声诉说着那段悲壮而感人的历史。偶尔,微风拂过,仿佛还能听到阵阵呜咽之声,那是瑶民们对英雄们的深切缅怀与无尽哀思。
向青石寨上望去,石缝间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灌木和荆棘,悬崖边绽放着绚丽的花朵,仿佛在向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澄净的天空中,时而传来阵阵古老的编钟声,那是历史的回响,是岁月的呼唤,也是对英勇红军战士们无尽的赞美与敬仰。
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
二〇一九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汝城县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青石寨集中展示区开始建设。项目涉及青石寨及其毗邻的寿水村、官亨村、下杨村等地。旨在深入挖掘并传承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李涛故居、宋裕和故居的修缮与展示,红军借据发生地和珍藏地旧址的发掘与保护,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指挥部旧址的复原,中央红军长征时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的矗立,以及青石寨战场遗址的整理与呈现。此外,还将精心打造青石寨长征纪念园、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陈列馆等长征主题展示区,以及延寿河风光带、长征步道、旅游公路、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为完善的旅游体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官亨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前方,一座庄严肃穆的拥军广场拔地而起,成为纪念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又一重要地标。广场中央,“一张借据”故事主题雕塑巍然屹立,仿佛将那段峥嵘岁月重现眼前。而“长征精神,永放光芒”这八个鲜红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闪耀着永恒的光辉,传递着激励人心的力量。
在广场两侧的巍峨墙壁上,一幅幅描绘红军长征故事的巨型壁画光彩夺目。它们以“倾家送粮”“锻兵支前”“智救红军”“军民合欢”“石洞疗伤”等场景为线索,如同一卷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悄然诉说着那段激情澎湃、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年逾花甲的搬迁户谭新文,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他满怀激动地说道:“我做梦都没想到,这个安置点竟然变成了如此美丽的风景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舒适惬意。”他接着道:“如今我们住在风景如画的地方,每天都心情愉悦,闲暇之余更是喜欢四处漫步,相互串门,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安置点就业车间。
长征精神,在瑶乡代代相传。
社会的核心在于人,而农村的灵魂则凝聚于农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兴旺与产业的繁荣。为了吸引人才、推动产业发展,当地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人员奔赴广州花都狮岭,那里是群众务工的聚集地,积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系列活动。通过引进人才和技术,让原本闲置的乡镇、村集体土地、仓库等场所焕发生机,建立起车间或加工点,吸引脱贫群众和留守妇女参与,投身于服装、玩具、皮具、电子等多元化来料加工业务中。
这个看似平凡的就业车间,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更为他们展现了生活的无限可能。在官亨村安置点旁的浩佳皮具厂,宽敞明亮的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皮具箱包在这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这个普通的工厂,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憧憬。
村民们手脚麻利地工作着,汗水浸湿了衣衫也无暇擦拭。黄开生满脸干劲地笑着说:“计件算报酬,多劳就多得。”曾经的官亨村,由于地势偏远、山多地少,产业基础薄弱,村民们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和儿童,除了耕种红薯、玉米等传统作物外,鲜有在家门口增收的机会。
听闻村里有了帮扶车间,许多外出务工的脱贫户纷纷返乡。谭建明和妻子胡平香便是其中之一。他们育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正是需要父母关爱与教育的关键时期。夫妻俩毅然选择回村在皮具厂务工,每月工资合计超过五千元,这让他们感到既满足又安心。虽说工作环境稍显简陋,但工作时间相对灵活,使他们在照顾家庭、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依托青石寨核心景区的蓬勃发展,官亨村踏上了全新的发展征程。村民们的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焕发出新的生机。部分村民被妥善安排在保洁员和保安等岗位上,他们肩负着维护景区环境秩序的重任,为村庄的和谐稳定贡献着力量。
沿着新修的文旅街道,一排排文旅摊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更多的村民也在此摆起了摊位,热情地售卖着各式各样的文旅产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馆。
今年已六十八高龄的胡省庆,此刻正悠然地坐在沙发上,轻抿一口香茶,满心欢喜地对妻子说道:“这样的好日子,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妻子闻言,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
回想往昔,胡省庆一家曾居住在距离集镇十四公里之遥、海拔高达一千二百米的黄泥尖组,那里交通极为不便,仅有一条崎岖陡峭的砂石小路与外界相通。他们所种植的红薯、玉米等农产品,都需依靠肩挑背扛的方式运往集镇售卖,生活异常艰辛。
近年来,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胡省庆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依托红色景区的发展,获得了保洁员的岗位,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此外,他们还种植了生麻、生姜、辣椒等六亩作物,去年收入更是达到了一万八千多元。
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为官亨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合作社带领村民们共同种植了二百亩的金银花、三百亩的辣椒以及二百亩的生姜,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格局。在合作社的组织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和丰收的果实。
坚持党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
在官亨村,有一座无形的桥梁,它并非由砖石砌成,而是由党员干部们以满腔的热忱与坚定的信念共同构筑。这座桥梁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穿越了重重困境,为瑶胞们铺设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胡会东,一个正值壮年的青年,尽管家庭困境重重——父亲年迈体弱,母亲身患智障,但他通过外出务工,努力为生活注入希望。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让他几乎陷入绝境。好在医疗扶贫政策的及时援助,让他得以重获新生,但行走的障碍却成为他生活中无法抹去的阴影,重体力劳动从此与他无缘。
在村党支部的精心协调下,胡会东在康复后得以进入官亨皮具加工厂工作。在这里,他每月享有保底工资一千二百元,凭借勤劳的双手和日益精湛的技巧,每月计件工资更是能达到一千八百元。对于这位特殊的村民,村支书胡炳灯始终心怀关切,他时常深入车间探望胡会东,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胡炳灯深知,对于像胡会东这样的特殊家庭,必须采取个性化的帮扶措施,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帮助与关爱。这不仅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更是为了筑牢防止返贫的坚固防线,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在党的引领下,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关键时刻,官亨村所上演的“一张借据”和“跟我上”的感人故事,犹如一幅幅鲜活的画卷,深刻诠释了党和人民在风雨同舟中铸就的深厚情谊。那份红色火种,自此在瑶乡大地深深扎根,党群连心的精神血脉也得以绵绵不绝地延续。
胡炳灯满怀深情地表示:“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们绝不能忘记初心,必须将这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了切实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村里成立了爱心互助会,并建立起友邻互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开展党员联户、日访夜谈、农家夜话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他们精准细致地服务村民,办实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至今,已累计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近千件,真正做到了“实干赢民心,真情换真心”。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胡炳灯和所有党员们行动的真实写照。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真情温暖着每一个村民的心,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深深信任与坚定支持。
在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土地上,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的生活因为这些实干者的不懈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温馨。这不仅是一个村庄的蜕变与成长,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与见证。在这里,我们见证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实践,感受到了党员们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看到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与满足。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一幅幅温暖的画卷,共同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展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丰硕成果。
村貌一角。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新时代辉煌史诗。
官亨村的故事,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文化兴盛,则国家昌盛。官亨村深谙此道,不仅在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上倾尽全力,更在文化传承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当地政府巧妙运用官亨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使这片热土焕发出勃勃生机。官亨村不仅致力于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更在文化传承上锦上添花。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官亨村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举办了一系列盛大的文化活动,让这片土地的文化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半条被子 温暖中国”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南(汝城站)活动在此盛大开幕,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重走那段峥嵘岁月;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汝城分会场开幕式在这里举行,让红色文化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汝城县瑶族乡镇成立三十周年延寿瑶族乡庆典活动在此举行,展现了瑶乡人民的风采。
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汝城分会场)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对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红色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也是巩固红色旅游扶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漫步在官亨村的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红色景点、错落有致的农家农舍、整齐有序的村路巷道……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朱爽生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