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霄山脉南麓,湘粤赣三省交界之地,清爽的风吹过,群山在沸腾。
是因为千年理学——
周敦颐在此为官,执政为民,兴教办学,创办濂溪书院,被誉为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
是因为深情牵挂——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首站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重温“半条被子”的温暖,殷殷嘱托父老乡亲。
沸腾的群山,沸腾的山城。这就是千年古县、理学名城、红色高地——汝城县。
汝城县城
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向往着、拼搏着、沸腾着。
2022年9月,市委督战汝城县,赋予汝城县“红色沙洲、温泉之都;中国汝城、幸福边城”的发展定位。
“这个定位,符合实际,利于长远,科学精准,体现了关心厚爱,抬高了发展坐标,鼓舞了干群斗志。”汝城县委书记马文才欣然而言。
“1136”,真功实做。
“1136”即高举“一面旗帜”、锚定“一个定位”、做强“三大引擎”、落实“六大新行动”。“一面旗帜”即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着力打造沙洲新时代红色地标;“一个定位”即全力打造“红色沙洲、温泉之都;中国汝城、幸福边城”;“三大引擎”即做强文旅康养、产业园区、城乡融合;“六大新行动”即全面落实市委“四大定位”深化行动、“四大体系”攻坚行动、“四下基层”巩固行动、“四敢环境”提升行动、“四看变化”比拼行动、“四项机制”推进行动等工作举措。
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GDP57.16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地方财政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8元,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4元,同比增长5.5%。
你听,那产城融合的“交响乐”是多么优美
1934年,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
“半条被子”的故事,融通历史和现在。从沙洲出发,那一抹最耀眼的红,让山城有了更多畅想。
依托红色沙洲,建设大思政课基地,就是畅想之一。
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在沙洲揭牌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沙洲村设立现场教学点,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在沙洲村揭牌,湖南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与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月15日,汝城县首届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大赛“十堂思政教育精品课”决赛在沙洲村举行,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给予充分肯定。
依托红色沙洲,组建“半条被子”故事宣讲团,就是畅想之一。
“半条被子”故事宣讲团由知名专家、红色讲解员等30多人组成,走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地,传承红色基因,宣讲红色文化,不断释放红色地标的文化影响力。
产城融合,沙洲是重头戏。
汝城县对环沙洲革命文物点实行“一物一档”挂牌保护,对“五部一行”实施陈展复原,力争将沙洲打造成省内外金融、卫健等行业系统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的首选地。
今年上半年,红色沙洲共接待参加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及中小学生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
党员干部群众到沙洲村接受红色教育
温泉有多蓝,畅想就有多美。
一场夏雨,一道彩虹,热水温泉小镇给游客送上了特别的“见面礼”。
在汝城温泉福泉汤谷,雨刚停,来自广东深圳的游客李牧重回浴池。温泉浸润,彩虹做伴,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惬意和幸福。
“现在,虽是淡季,但游客也不少。到了冬天,那简直是一房难求。”汝城温泉福泉汤谷副总经理李鹏告诉记者,福泉汤谷,深耕热水温泉21年,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游客钟情的“明星企业”。
离福泉汤谷大约2公里的汝城热水寨温泉漂流度假山庄,13个温泉乐泡、4.8公里的温泉漂流,开启47名香港游客“冰火两重天”的温泉度假“慢时光”。
“这里,日可漂,夜可泡,还有烧烤、篝火晚会、畲族舞蹈、露天KTV等体验,还可到温泉文化园游玩观光,或到热水河畔品味温泉煮鸡蛋。”香港游客不约而同地表示。
据汝城热水寨温泉漂流度假山庄总经理唐若彬介绍,2005年至今,山庄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开发了漂流、民宿、温泉等旅游项目。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同比增长不少。
汝城,温泉资源天赋异禀。其中,热水温泉是湖南水温最高、流量最大、水质最好的温泉,素有“华南第一温泉”之美誉。
98℃,是热水温泉的温度,也是汝城“温泉之都”的热度。
汝城县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积极打造汝城温泉4A级景区,建设福泉汤谷、暖水温泉2家国家五星级温泉企业,获评“中国最佳温泉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
今年上半年,全县温泉旅游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0.69万人次,同比增长21.64%;实现旅游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20.14%。
中午时分,汝城大道上的一家小饭馆,经营者小胡拿出一瓶辣椒酱,大方地请顾客品尝。
“在广州,这个辣椒酱是好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最爱。”小胡说。
小胡之前在广东务工多年,也很爱吃这个辣椒酱。吃了很多年,却没搞清是哪儿产的。直到今年返乡,他才发现,原来就是家乡生产的辣椒酱。
小胡请客人品尝的辣椒酱,生产厂家就是位于汝城经济开发区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
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树清告诉记者,通过深化产学研,他们研发了低盐发酵的辣椒酱,口感明显提升。同时,开发了辣椒新品种,不仅保留了汝城朝天椒的“天生丽质”,还能大幅提高亩均产量。
今年6月,在2024国际康旅产业大会上,芬兰前总理玛丽·基维涅米对汝城朝天椒赞叹不已。
汝城经济开发区
产城融合,园区是主战场。
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工业企业120家,其中规上企业38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今年上半年,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47.86亿元,同比增长10.39%;完成税收2.1886亿元,同比增长9.9%;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产业兴,县城兴;产业强,县城强。
到汝城走马上任6个月,马文才先后组织召开“六大新行动”“三大引擎”工作会议4次,对项目建设、招大引强、争资立项等进行专题研究,释放了抓大产业、抓大项目、抓大招商的强烈信号。
汝城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现代石材等主导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聚力建设开放发展排头兵、湖南重要增长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两员”服务项目活动,全力保障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今年上半年,全县安排44名县级领导、121名干部职工联系帮扶169个重点项目,深入项目一线走访2010人次,推动解决困难问题133个。
今年上半年,全县17个省市重点项目整体完成投资进度58.85%,其中省重点项目湖南广东电子智能科技产业园完成年度投资6.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7.5%;1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9.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72%。
积极开展招大引强,推动湘商、郴商、汝商、校友回归,举办“湘约有汝 共谋发展”新春恳谈会、“湘商回汝 有汝必成”2024年春季招商推介等系列招商活动,深化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大、湘南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不断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33次,考察企业67家,对接洽谈来访企业40起,新引进2亿元以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8个;引进新注册湘商回归项目5个,其中浙江智能微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市郴州商会会长汝商曹志达回汝投资,计划投资3亿元。
你看,那乡村振兴的“共富图”是多么精致
“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一针一线绣芳华……”
下午4时许,沙洲瑶绣共富工坊,有游客即兴出起了上联,并请“坊主”任杉林对下联。
不知道是真被难住,还是不好意思往脸上“贴金”,任杉林干干脆脆地说:“我想得比较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能有事做、大家能共同富裕。”
老一辈沙洲村民有句顺口溜:“女子如果不会女红,当心找不到婆家。”
任杉林的老家在湘绣之乡——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打小就喜欢飞针走线。嫁到沙洲村后,特别是随着沙洲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她由湘绣想到瑶绣,打算开发具有特色的瑶绣。
十八洞村有苗绣,沙洲村有瑶绣,这就是最好的珠联璧合。一番考察,市委派驻沙洲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沙洲村支村“两委”都觉得任杉林的主意可行。
由村集体投资50万元的沙洲瑶绣共富工坊开门迎客,今年前三个月营业额达15万元,吸纳6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沙洲瑶绣共富工坊
“资源变资金、人气变财气、离乡变返乡、产品变商品、个富变共富。”
对沙洲瑶绣共富工坊,市委派驻沙洲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谭诗华感触颇多,欣然在“沙洲日记”中写道。
千年瑶绣,绣出沙洲“共富图”,绣出环沙洲“共富图”。
环沙洲“共富图”,雀眼绣,齐毛绣,交叉绣,针为笔,线晕色,施针用线,一气呵成。
夕阳西下,文市瑶村静了下来,一栋栋整齐排列的老屋散发着浓郁的“湘南民居味”。
九个月前,文市瑶村老屋大量闲置,杂屋杂乱无章。平日里,除了三四户老人住在家里,村里很难看到年轻人。
环沙洲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改变了文市瑶村的命运。
“现在,我们羡慕沙洲村,沙洲村也羡慕我们。因为大家都在齐头并进。”41岁的芸朵蛋糕店店主朱飞华说。
朱飞华的家在文市瑶村的最西头。之前,由于进村路在东头,村西没有进村路,家人出行很不便利。还有屋前的猪栏和旱厕,臭气熏天,生活很不方便。
朱飞华没想到,去年10月,政府投资对文市瑶村进行改造,闲置的老屋修缮了,村里的广场建好了,村西的进村路打通了,屋前的猪栏和旱厕拆除了,政府联合运营企业还帮他家美化了周边环境。
文市瑶村变亮丽了,朱飞华和妻子索性返了村,将在镇上的蛋糕店开到了村里。“一来省了费用,二来还可以照顾父母和小孩。”
汝城县大力实施《环沙洲区域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行动方案》,加快建设环沙洲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动沙洲、文市、秀水、快乐、五一等“十村一社区”联动发展,努力打造沙洲区域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特色水果农旅融合、生态文明和谐建设“三个示范”。
秀水河畔,好客来民宿的负责人朱辉平刚送走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沙医学院的师生,又迎来一批湘南学院的师生。“眼下,正值研学和采摘旺季,每天都有不少客人订房。”他说。
环沙洲,39家民宿、400多间客房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体验,27个和美屋场示范点、3个整村推进示范村相继建成,红色沙洲、文市瑶村、秀水民宿、韩田香火龙、五一农耕等“十村一社区”串珠成链,共同成就,共同奔富。
环沙洲“共富图”,是汝城乡村振兴“共富图”的生动印证。
相约马桥,共赴“姜”来。
马桥镇霞留村,汝城县小黄姜冷链集散中心,6500余吨小黄姜“住”在恒温空调房,十分凉爽。
马桥镇是全县小黄姜种植大乡,种植的小黄姜肉质紧实,姜味浓,辛辣十足,深受市场欢迎。
小黄姜基地
然而,长期以来,当地姜农都是靠地窖储存小黄姜,储存时间短,小黄姜易发芽,损耗率高达20%—30%。碰到地窖进水、地窖垮塌,损耗率则更高。
2021年6月,作为土生土长的马桥人,53岁的朱万兵毅然返乡,创办汝城县鑫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同时联合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小黄姜冷链集散中心。
“这个冷库可储存小黄姜15000吨,年可流转销售小黄姜60000吨。通过科学调温调湿,可将小黄姜的保鲜期延长至一年以上,既能实现小黄姜的错峰销售,又能将小黄姜的损耗率大幅降低,可降至5%左右。”朱万兵说。
朱万兵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黄姜主产期销售均价大约6元/公斤。待次年春节前后,销售均价大约在10元至12元/公斤。按冷库正常储存15000吨计算,可增加姜农收入6000万元。此外,按降损率15%计算,可降损2250吨,按10元/公斤计算,可增加姜农收入2250万元。
在与小黄姜冷链集散中心相邻的小黄姜试验园,郴州辰逸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军辉正弓着腰,仔细察看小黄姜脱毒种植情况。
“这是我们从湘西州农科院引进来的新品种,现在正在进行茎尖脱毒复壮实验。届时,有望脱除生姜病菌,提高繁殖系数,预计能增产2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40%左右。”袁军辉表示。
一把小黄姜,致富万千家。目前,全县小黄姜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产值超过10亿元。
土桥镇金山古村,莲花盛开,红掌妖娆,葵花向阳,铺陈着一幅景美业兴民富的美丽画卷。
金山古村已有800多年历史,珍存叶氏家庙敦本堂、卢氏家庙敦伦堂等3处国保单位,以及保存完整的95栋明清古民居。
村前,原来种不出稻、种不好莲的1200多亩冷水田,种上高产白莲,可给村民带来每亩300元的土地流转收益,还带动180户4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
村边,红掌专业种植基地,近4万平方米的8个种植大棚里,从荷兰等地引进并培育的60多万盆红掌如烈焰般火红。
村中,农村风貌提质紧张进行,20余栋老屋被“唤醒”,乡野民宿等近10家休闲农庄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刷卡。
“这个花卉基地,一年可产花卉60多吨,产值大约1000万元。基地长期聘请30多名村民进行管护,每年务工工资超过100万元。”红掌专业种植基地现场管理人员何素兰说。
产业兴起来,乡村富起来。
今年上半年,土桥镇已发展板栗、锥栗连片种植基地5600亩,总产值达2500万元;发展小黄姜种植基地8000亩,总产值达8800万元;发展汝城朝天椒种植基地3200亩,总产值达1600万元。
“现在,老百姓真的吃上了‘旅游饭’。”热水镇统战委员阮可君说,全镇已发展旅游民宿110家、旅游餐饮60余家。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
汝城县紧紧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大力发展柰李、小黄姜、白毛茶、辣椒等规模化种植,已建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辣椒小镇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4个。
“这一幅乡村振兴‘共富图’,就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的最好诠释。”汝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文建军表示。
汝城县城
你惊,那民生实事的“幸福曲”是多么悦耳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90年过去了,徐解秀老人说过的话,深深烙刻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心里。
大水冲不了龙王庙!
华灯初上,龙王庙公园,最简单的纳凉,最简单的散步,最简单的跳舞,最简单的幸福。
龙王庙公园的一角,74岁的何子兴老人早早抢占到“地盘”。把屏幕挂上,把话筒调好,他的露天卡拉OK万事大吉,只等着客人来嗨场。
对于爱唱歌的何子兴老人来说,把爱好变成了“生意”,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
点单,扫码,68岁的朱玉香老人不输年轻人,嗨起了《青藏高原》,高音划破夜空,幸福就这么简单。
夏夜,龙王庙公园,清风送爽,荷叶田田,堪称汝城群众的幸福乐园。
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的心坎里,这就是“幸福边城”的“幸福味”。
红色沙洲是幸福,温泉流淌是幸福,生态宜居是幸福。
“现在,来村里走亲访友的哪个不说,村里环境搞得漂亮多了。”马桥镇上流村村支书、村主任王环说。
上流村,拆老屋,建新屋,19栋新屋整齐排列,早早搬进新居的村民个个喜笑颜开。
“像拆危拆旧,也有‘钉子户’。这个时候,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五老会等会员就会主动站出来,进家入户做工作。这样一来,支持的多了,反对的就少了,工作也就好推动了。”上流村副支书袁和明表示。
71岁的五老会会员袁发泉老人对村里的事很上心,也不怕得罪人。
村里欲拆除老屋,袁发泉老人早早将老屋里的物品搬走,带头第一个将家里的老屋拆除。
袁宝泉老人的老屋年久失修,需要拆除。村干部好说歹说,袁宝泉老人却说,老屋是祖屋,不能拆。
袁宝泉老人是袁发泉老人的堂哥。袁发泉老人没给堂哥面子,骂他老顽固,并对堂哥说:“一个村,要有形象。你不拆、他不拆,村里还有什么形象?”堂哥听他讲的在理,最终同意把老屋拆除。
美的不止上流村。
汝城县有序推进45个市级“四类乡村”创建工作,完成拆旧拆危15.57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县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全覆盖。
与此同时,全面推行“1+5+N”基层群众自治模式,选出村片组邻“四长”12558名,成立群众性自治组织1085个,完成14个乡镇217个村24个社区的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
病有所医是幸福,学有所教是幸福,老有所养是幸福。
汝城县大力推进5G智慧化急救体系建设,在县人民医院建成全县120急救指挥中心以及县域5G智慧化急救体系。同时,以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为县级平台,建设1个主站6个分站。
全省5G智慧化急救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汝城召开
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会诊智能化,急诊可视化,汝城县被确定为全省4个5G智慧化急救体系建设示范县之一。
“现在,120县城救护由原来10分钟到达现场缩短至5分钟到达现场,乡镇急救分站救护车30分钟内也可以到达现场,从而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汝城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何涌波自豪地说。
为优化教育布局,汝城县实行教育集团化发展,建成10个教育集团20所学校。同时,扎实推进校区建设项目,县成熟村小建成县芙蓉学校分校,农村教学点从111所撤并为52所。
民生福祉,可感可触,可及可享。
汝城县坚持人民至上,通过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共解决就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群众民生实事急难愁盼问题270个。
今年上半年,全县民生投资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0%,省定2024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涉及汝城的20个项目30个小项中已完成全年任务的有19项,任务过半的有12项。
县一中南校区、天然气长输管线入汝等民生项目加紧建设,建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4个,长者食堂10家,实现老年人从“吃饭愁”到“食无忧”的转变。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消除生态环境隐患21个,县域4个出境考核断面和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你叹,那作风出新的“思政课”是多么生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绣衣坊,是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为旌表监察御史范辂反对宁王朱宸濠和宦官勾结谋反的事迹所建。”
…………
汝城濂溪书院,“思政课”一堂接着一堂, “廉”风劲吹,警醒着一个个党员干部把纪律立起来、把规矩挺起来。
“我们积极探索汝城特色思政课品牌,着力构建覆盖学生、群众、干部的‘大思政课’教育体系,打造县域一体化思政课建设样板,从而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汝城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超辉表示。
汝城县首届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大赛“十堂思政教育精品课”决赛在沙洲举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抗战期间,中山大学一度迁入汝城办学,和汝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留下了珍贵的办学档案和物件。
今年5月,汝城县48名县级领导,83名县直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分两批走进中山大学,参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
本次研学不仅延续了汝城与中山大学在抗战时期结下的革命情谊,还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为干部学员充电蓄能,让干部学员增强本领。
怎么为民执政,怎么作风出新,这是一堂“大思政课”。
从“四大定位”中找方位,从“四大体系”中找定位,从“四下基层”中找方法,从“四敢环境”中找动力,从“四看变化”中找实效,从“四项机制”找突破。
今年上半年,县领导带队深入基层党组织讲专题党课,带动全县各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1460余场次;全县党政领导干部下访接访120次,排查矛盾纠纷隐患278件,化解159件。
减负、进攻、争先……全县党员干部一个不掉队,松绑赋能,作风出新,创造了更多说得出口、拿得出手的亮眼成绩。
“现在,会议少了很多、文件少了很多,重复填报的表格少了很多,我们基层干部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去搞服务。”土桥镇党委书记袁会卿说。
袁会卿给记者打比方,以前,一个星期,会议多时要参加七八个,各类检查陪同要五六次,疲于应对。现在,一个星期参会最多一两次,会议还要掐表计时、超时禁言。再者上级检查,更多以 “四不两直”方式,乡镇主要负责人无须陪同。
“过去,各类报表重复报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现在,这方面的现象看不到了。”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朱向群深有感触地说。
截至目前,全县县级层面督检考事项从年初的21项减少到15项,停用1个政务App,注销200余个微信公众号和工作群,取消8个应用程序、5个网站和40个公众账号,解散427个群组。
一头是减,一头是攻和争。
十一轮强降雨,特别是应对台风“格美”,无一人员伤亡,省减灾委两次通报表彰,这是对全县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的最好肯定。
“老乡,赶快起来转移,房子要塌了!”
6月16日清晨5时45分,在文明瑶族乡盈洞瑶族村牛岗背组,一声急促的呼喊声响起,惊醒了熟睡的村民。
原来,驻村干部黄贱福和村党支书吴军巡查发现,村民陈志灵的房屋后基础已被洪水掏空,门窗变形,外墙开裂,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危急时刻,两人叫醒了陈志灵一家及左邻右舍共5户16人,迅速组织大家转移到户外安全地带。几分钟后,陈志灵等3户房屋倒塌,其余2户房屋严重受损。
“幸好发现及时,大家都平安无事,还是多亏了他们干部!”陈志灵感慨而言。
同日下午5时15分,延寿瑶族乡走马瑶族村党支部书记何贱松和村干部张宽良巡查发现,李家湾组部分山坡土质松动掉块,竹子、树木、电线杆倾斜,伴有异响,当即组织群众避险转移
两个小时过去,山体滑坡土石方跨过公路,李家湾组3栋房屋,损毁房屋面积超400平方米,却无人员伤亡。
打铁必须自身硬。
汝城县坚持“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重担当”的“四重”导向,共研究干部任免4批次187人次,让干部干事有舞台,发展有平台。
坚持严管厚爱。及时为受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对受处分人员进行回访教育,最大限度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汝城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始终坚持“1136”发展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稳与进、破与立、事与势、攻与防,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汝城篇。
群山还将沸腾,山城还将沸腾!
来源:郴州发布
作者:刘晓军 叶龙斌 陈红军 谢韬
编辑:沈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