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晓露 郴州报道
近期,一个名为“新质生产力”的新词汇出现在大家视野。
何为“新质生产力”?众多专家学者解读不一,简单来说其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是新领域,二是新技术,三是科技创新引领。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高校力量不可或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一个绕不过去的方面。
11月14日,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阚保勇率队到湘潭大学,11月28日至29日郴州市委书记吴巨培,市委副书记、市长阚保勇率队前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开展考察学习交流活动,考察期间分别举行校地合作座谈会,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透过活动本身,可以看到三个“鲜明”:一是态度鲜明,这是郴州坚决落实省委书记沈晓明来郴调研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委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座谈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二是导向鲜明,郴州聚焦“四个定位”、落实七个“彰显新担当”,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推动,全力打造国家创新示范区;三是行动鲜明,通过与省内主要高校异地牵手、双向奔赴,把科技创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郴州建设奔涌向前的历史进程,共赴山海。
时下,在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把握发展重要“加速器”,郴州有何为?又该如何作为呢?
转化成果“接”得住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是核心载体。
先看,一组数据折射郴州近三年科技创新态势向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20年的30.41亿元到2022年的68.16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21%到2022年的2.29%,均实现大幅增长;各类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81家到2023年的预计突破600家,实现翻番。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44家到2023年的预计突破2100家,实现倍增。
然而,跳出郴州再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低于全省(2.41%)平均水平,经费投入强度需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企业总量在全省排名仍然靠后,创新主体不多不优。
郴江实验室挂牌。
“当前,郴州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说是责任千钧、压力满满,必须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这场高校行,郴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亮深刻感受到高校科创活力强劲、实力雄厚。
针对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主体方面的差距,郴州如此发力:
第一步,优化科创政策环境。根据构建“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聚焦创新主体培育、高能级平台打造、产学研链条贯通、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出台专项科技创新政策,用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第二步,多举措强化科技创新主体。组织高校专家问诊技术瓶颈,凝练技术需求榜单,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实施一批标志性科技攻关项目,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带动金融资本向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聚集;充分发挥创新示范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郴籍专家库“智囊”作用,围绕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献计献策,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如此一来,方能更好地助力企业科技成果“创”得起,转化成果“接”得住。
建起郴州产业“供血站”
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汇聚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重功能,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
仔细思考可以发现,11月份的高校行中,7所高校与郴州产业关联性强。
比如,中南大学开发含砷固废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将为郴州有色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又如,湖南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与郴州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高度匹配。
再如,湖南师范大学拥有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助力郴州东江湖好水养好鱼,将渔业打造成百亿产业;文社科类奖项居地方院校榜首,助力郴州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
依托科技创新平台,以上想法可从清单化、项目化转变为具体化,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之间的转化通道。
郴州元贞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孵化器。
在今年5月科技部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的通知》中,“郴州元贞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孵化器”名列其中,实现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突破”。
据了解,郴州在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了4个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了潇湘要素大市场郴州分市场、潇湘要素大市场宜章工作站等科技服务平台;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众创空间12个。
当前,郴州正全力建设“郴州科技云”,打造集技术交易、创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功能一体化的“科技服务超市”。同时,加速推动郴江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加快培育南岭柑橘研究院、南岭现代种业等实验室。其中,科技服务超市拟于12月正式上线。
一批批科创平台落地运行,犹如产业“供血站”,就地造血,助力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人才队伍“活”起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实现科技高质量发展,人才,可以说是每座城市“最想留住的幸运”。
据统计,2022年,郴州研发人员总人数18459人,占从业人员比例为0.84%。目前国家、省、市级已认定的科技创新人才在150人左右。然而,全省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1.16%,与长、株、潭三个城市相比差距较远,高层次科研人才尤为稀缺。
正所谓“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留才之道,唯有真诚。
为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带研发成果、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在郴州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当前,郴州市正加快制定《加强全市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若干措施》,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带研发成果、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在郴州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与此同时,以此次科技创新高校行为契机,搭建人才交流桥梁。选派一批高层次人才与高校双向挂职交流,开展人才交流培训活动;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湾区行”“企业高校行”专项引才等活动;通过柔性引才方式,开展项目、平台建设合作,加快推动高校创新要素向郴州企业、科研院所、市校合作基地集聚。
在激发人才活力方面,制定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办法,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提高企业、行业在人才评价中的话语权。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场持久战。对郴州而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想要迈入科技发展“快车道”,就得改变科研成果躺在实验室里、抽屉里睡大觉的境况,加快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推动更多高校成果在郴转化,以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郴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科技支撑。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加快与各高校对接,精准发力、全面发力、持续发力,在促进建立产学研联盟、建设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载体等方面形成实质成果实际效果。”郴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亮表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晓露
编辑:胡用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