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四好农村路” 铺就幸福路
2023-11-16 14:41:32 字号:

苏仙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中部,土地总面积1342平方公里,下辖8镇6街道116个村65个社区,178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5万人。苏仙区是红色革命老区,是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发祥地之一,是湘南起义策源地,有红色革命旅游景点711时光小镇、陈家大屋、李家大屋、湘南起义纪念馆、苏仙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苏仙区也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天下十八福地苏仙岭,AAAA旅游景点飞天山,网红打卡地高椅岭,天然氧吧、湘南屏翠王仙岭,非遗街区郴州长卷,郴州历史文化街裕后街,避暑胜地五盖山旅游度假区。

全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21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公里,国道61.7公里、省道112.8公里、县道266公里、乡道338.5公里、村道538公里、组道771公里。全区各镇、行政村以及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水泥路通畅率均达100%。

2022年,苏仙区成功命名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区,今年,借助成功承办第二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之东风,实施、提质了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如今的苏仙区交通面貌焕然一新,从城区到乡村,从主干道到田间小路,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成为苏仙区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在碧水蓝天间串点成链,带热了风景,带火了特产,带旺了人气,勾勒出“畅安舒美绿”的乡村振兴宏图。

一路通百业兴。近年来,苏仙区以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为载体,“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2020年,苏仙区成功创建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为农村带来了人气、财气,也让人民群众充满着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希望。

政府主导 全面发力“建好路”

碧水丹霞、峡谷奇洞、青山翠屏、草木芳香……在苏仙区X124线这条交通部2021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诗情画意旅游路”上穿行,仿佛行走在画廊里一般。

徜徉西河风光带,驻足栖凤渡河头村,河流潺潺,良田肥沃;走进许家洞镇钟家村,一栋栋古朴的乡居牵动着浓浓的乡愁。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在苏仙广袤田畴间勾勒出一幅幅新时代的山水“苏”卷。

“十四五”截至目前,苏仙区投入资金7亿元,共完成农村公路乡镇通三级公路15.6公里;硬化“边界路”“断头路”、旅游产业路建设132公里;完成危桥改造8座,实施安保工程58公里;进村道路均达到4.5米以上水泥混凝土路面。农村路网一改往日旧貌,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幸福路。

管护并重 创新机制“管好路”

修一条路、造一线景、富一方百姓。

原省级贫困村良田镇菜岭村,依托高山优质稻和禾花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昔日无人问津的荒田,俨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乡村旅游红火的背后,得益于当地“四好农村路”的快速建设。

畅通“微循环”,711矿、高椅岭、五盖山、坳上古民居等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苏仙区农村公路日渐成为环境优美的“旅游路”、拍照打卡的“网红路”、群众增收的“致富路”。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管好、护好是关键。苏仙区科学决策,规划先行,出台《“四好农村路”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区长、镇长、村长三级“路长制”;创新“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市场运作”养护模式,实行分段承包、定额包干,吸收沿线群众参与;鼓励产业道、旅游道、村道等道路市场化改造。如今,“路长制”公示牌在村里随处可见;“爱路护路”写入村规民约,“清塌方、补缺口、扫路面、疏边沟、铲杂草”的爱路护路氛围在各村日渐形成。

2020年,苏仙区在全省农村公路养护考评中位列第五。自“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活动以来,全区已建成文明示范路170公里,创建文明示范镇5个。截止到2023年,全区列入统计农村公路里程约1127.3公里,核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1526万元。

乡村振兴 人货通畅“运营好路”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苏仙区着力打造“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道路网络,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优化区、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制村实现直接通邮,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米”。

许家洞镇板屋村种植楠竹2万余亩,之前因不通公路,楠竹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路一通,该村成功引进楠竹加工厂,解决了楠竹精深加工和销售问题,每年为每户村民增收9000余元。

路通了,商机来了,销路也打开了。栖凤渡鱼粉加工、蔬菜基地、大型果园、五星级农家乐等特色产业纷纷引进来;五盖山腊肉、牛肉、红薯干,菜岭禾花鱼等一批批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

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群众进出有好路、产业有出路、致富有门路,“四好农村路”,正给苏仙区带来美丽嬗变。

来源: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何雨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