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蕾 通讯员 郭建东 扶秀玲 郴州报道
高山出好茶,茶香飘千里。
在平均海拔890米的桂东县,茶园面积达15万亩,拥有茶企13家、茶叶合作社47家,年产干茶4700吨,年总产值4.5亿元,加工产值3.21 亿元。
桂东县依托生态优势,以茶赋能,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桂东高山茶叶。
高山茶香
桂东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植被丰富,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富含氮、磷、钾等,自然土壤多为弱酸性,大多数土壤PH在4.5~6.4之间,十分适合发展茶叶产业。
桂东县清泉镇铜锣村玲珑组是湘赣红品牌“玲珑茶”的源产地,由此及彼,玲珑茶种植基地不断扩大,现在覆盖了全县清泉、桥头、大塘等多个乡镇。
玲珑茶内含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等多种有机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曾多次摘得“湘茶杯”金奖,国际农博会金奖等,并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玲珑茶万亩茶叶观光园,只见层层叠叠的秋茶暂露尖尖角,工人早已头戴草帽、腰系茶筐,穿梭在一片片嫩绿的茶垄间,双手不停忙碌着,采茶兴起时,还不时哼起清脆采茶小调。
“生在高山上 ,长在云雾中”的玲珑茶 ,就是采集“一芽一叶”“一芽两叶”茶树嫩芽精制而成,外形条索紧细,状若环钩,色泽翠润,银毫披露,香气持久,汤色清亮,滋味浓。饮后甘爽清凉。
摘茶。
龙头发展
走进玲珑茶加工车间,一阵清香扑面而来,抬眼望去,车间工人正忙着将刚采摘的鲜叶整齐地铺匀在炒青机器上,制茶师傅调节着“茶温”,掌握着“火候”,确保每一批茶叶的品质。
“用来制作玲珑茶的鲜叶都是经过严格选剔,摊放4~6小时后,再经过杀青、清风、揉捻、初干、整形提毫、摊凉回潮,足火八道工序制作而成。”玲珑茶加工厂负责人何志成介绍。
玲珑王茶叶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先后流转当地农户闲置的荒坡土地使用权30年,发展红茶、绿茶种植,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和农旅观光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可持续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时下,正是秋茶采摘旺季,茶农和茶企都忙得不可开交,采茶、加工、包装、上市。
“现在是‘禾花茶’采摘季,这一波茶叶肥壮、清香。今年鲜叶收购价格平均有20元一公斤,比去年略高些。”说起今年的茶叶市场行情,年近七旬的茶农陈世禧一边快速地舞动双手,一边介绍。
陈世禧说,每年把家里的十余亩茶山管理好了,可以制成干茶叶500公斤,有4万余元的收入,平时忙完自家茶园的活,还会和老伴一起到玲珑茶基地采茶,一天能挣300元左右。
“我们除了加工公司基地的茶叶外,每年收购周边茶农的茶叶进行加工,解决当地群众的销售难题。”何志成说。
该公司摘茶旺季可实现临时就业岗位300余个,炒青、烘干技术全都采用自动化流程,拥有生产线2条,旺季每天出产新鲜茶叶1吨,每年产干茶18余吨,主要销往郴州、长沙以及北方地区。
炒茶。
赋能茶企
湘赣红,正当红。
近年来,桂东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湘赣边区域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加大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提升,以“一特两辅”为中心,着力打造中药材、茶叶、高山蔬菜等基地和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持续推动湘赣红品牌在桂东火热发展。
几年前回乡种茶的桂星桥园春茶叶合作社负责人陈英剑,一心带领本地茶农以茶为业,加入“湘赣红”,赋能茶企。他说,依托“湘赣红”区域品牌,今年的干茶生产稳定在30吨。
茶叶让村民搭上增收致富的“快车”,如何让“茶业”行稳致远?
桂东县围绕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区的目标任务,从细分市场着手,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和营销活动优势,先后组织茶企代表参加湖南省农博会、江西省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推介会、郴州市“郴品郴味”推介会等,拓展市场,广开渠道,持续推进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
小小绿叶子,增收好路子。桂东县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巩固发展茶叶种植,因势利导把茶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截至目前,桂东茶叶营销网点发展到全国20多个省一万多个销售网点(含超市、易捷)、中烟集团、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销售平台销售茶叶。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周蕾 郭建东 扶秀玲
编辑:何雨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