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共育民族团结之花②|追溯坎儿井背后的湘影
2023-07-06 12:04:42 字号:

共育民族团结之花②|追溯坎儿井背后的湘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蕾 通讯员 朱丽君 陈慧琴 徐家屯 郴州报道

一口井的作用有多大?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水井养育一方水土,饮用、灌溉、保鲜、消热......也养育一方人。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源浇灌了中华民族的悠悠岁月,孕育出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在家家通自来水的当下,水井成古井,或许“活水”不再,但仍然是全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如此之珍贵,在极为干旱的沙漠地区,“井”的作用必然显得更大了。

在新疆,最闻名遐迩的“井”叫做坎儿井,是当地水利灌溉系统的一大特色。境内的托克逊县,坎儿井曾是其最重要的灌溉方式,为这片绿洲文明孕育了无数生命,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民族故事。

15ADA8CC-CA60-40C4-8F98-983C698BC347.png

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几名妇女用门口坎儿井取水洗菜

郴州市第十批援疆工作队进入托克逊县以后,切实担负起郴州援疆的任务、使命及在当地任职的工作责任,追溯坎儿井背后的湘声湘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奇旱作斗争

坎儿井的奇特作用

20世纪60年代,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700多条,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木垒、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鲁番市最多。

吐鲁番是中国有名的火炉。高温少雨,水贵如油,位于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县,北、西、南三面环山,地势低而闭塞,不利于西风气流进入,明显的地势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气压梯度,形成境内极度干旱荒漠气候。

在托克逊县这样干旱奇热的环境中生存、生产,首先必须要解决水的问题。得益于坎儿井的推广使用,托克逊县在很早就产生了较为发达的绿洲灌溉农业文明。

开挖坎儿井的历史大约自西汉始,井渠技术西传在《史记》中隐约可见。聪明的托克逊先民早在古代就找到了坎儿井这种独特的方式与奇旱作斗争。

县内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表水欠缺,但地下水充足,弥补了地表水之不足。穿凿坎儿井,引地下水,滋润庄稼,是花钱最小,收益最大的一种模式。

托克逊县坎儿井发展最快、也是农业生产黄金期并最有成就的时期是清朝。清朝晚期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持续了150年左右,这一时期群众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主要依赖坎儿井供给,同时,坎儿井这种灌溉方式为托克逊县扩大田亩面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坎儿井的高速发展,两位清朝官员的出现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修建的坎儿井常常被当地人称为“黄大老爷渠”和“皇家坎”,表达着当地人的崇高敬意,也促进后世用历史渊源链接湘吐两地深化民族团结情谊。

636F4D88-3834-46D6-A256-B647DDB9978E.png

当地群众清理坎儿井淤泥(资料图)

湘声湘影

流芳在托克逊土地上

“黄大老爷渠”指蒙冤充军新疆的官员黄冕带队修建的水渠,“皇家坎”则指泛指清朝爱国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黄冕等官方修建的坎儿井。在《托克逊县志》《托克逊县地名图志》以及吐鲁番学术研究成果中,对两位在托克逊县动员、开挖坎儿井有较多记载。

黄冕是湖南长沙人,鸦片战争中,黄冕是林则徐、裕谦的部下,因受牵连,蒙冤流放新疆。先后戍留迪化和伊犁,与林则徐来往甚密,经常在一起“议兴屯田”,关心新疆的农田水利事业。后来,黄冕获赦,受迪化都统惟勤的委派“督垦伊拉里克之地”,修建阿拉沟水渠和伊拉湖坎儿井水利工程。

1845年,受冤被贬谪的爱国民族英雄林则徐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充军的清朝官员黄冕动员屯垦兵卒和当地群众以伊拉湖原由的坎儿井为例,开挖了16道坎儿井,当时称“帕夏里克坎儿孜”(即皇家坎儿井)。

清朝伊拉里克这个地方有林则徐动员、黄冕组织实施,加之当地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伊拉湖这里的坎儿井就增加到60多条,得到了第一次大发展,农业生产也进入了黄金期。

在官方修建坎儿井的推动下,民间也纷纷加入。黄冕倡导政府税收中抽取一部分资金、驻疆大员和富家大户出资,动员农民自己出力等各种方式,使这些秏工时、利永久的好事做到了最好。

黄冕大力推广坎儿井,解决了灌溉水源,扩大了耕地面积。《清史稿》第三八四卷明确记载,黄冕“佐治水利有功”。大功告成离开后,1845—1862年间,伊拉里克乡民不断依此开挖、完善,使“溉田久芜”的伊拉里克“民用温给”“变赤地为沃壤”。19世纪60年代,吐鲁番和托克逊的官修坎儿井就达到800多条。

黄冕带领兵士和民众开挖坎儿井为伊拉湖扩大了耕地面积,对此后伊拉湖的富庶丰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当时的伊拉湖已经成为吐鲁番的“粮仓”。“皇家坎”“黄大老爷渠”刻印在托克逊的大地上,他的好名声也永远留在托克逊,并与《托克逊县志》流芳。

CF6477F8-CD01-432B-A3E1-DC74ABF2E754.png

伊拉湖镇安西村买买提大叔正在坎儿井旁给小孙子讲述他年轻时候的故事

一代代坚守

一道道坎儿井打造绿洲文明

2006年5月25日,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9年,吐鲁番地区成立“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坎儿井的加固修缮保护与利用工程。伊拉湖多条濒临干涸的坎儿井重新焕发生机,流淌出清澈的井水。

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党委副书记马治明向援疆工作队员介绍,目前全县水利设施基本完善,坎儿井已经不作为重要的灌溉方式,但是在有些村,比如距离镇政府30公里左右的布尔加依村仍然将其作为传统的灌溉方式。

援疆工作队员走访了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布尔加依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坎儿井第四代匠人阿不都热依木·依布拉依木,“从我的爷爷的爸爸开始就在挖坎儿井,我不到14岁就跟着父亲挖坎儿井,从井上牵牛拉辘轳,到下井掏挖暗渠,挖了有60多年了。”

WechatIMG68 2.jpeg

走访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布尔加依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坎儿井第四代匠人阿不都热依木·依布拉依木

2004年,阿不都热依木发现村子周围的机井阻断了坎儿井的水源,他扛着坎土曼走进戈壁滩寻找新的水源。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条长有700米左右的坎儿井终于竣工。这几年,他一边挖坎儿井,一边围田灌溉,50多亩绿地上除了防风固沙的白杨树,还有蔬菜和瓜果,鹅、鸭等家禽,“我们这里水草丰美都是坎儿井带来的,我一生的最大的功劳就是会开挖、掏捞坎儿井,我也最爱坎儿井。”

近年,由于养护措施不善,不少坎儿井面临坍塌、断流和废弃,每年都有坎儿井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涸。

“很多人来了又走了,虽然政府对坎儿井的保护很重视,也给我维修坎儿井提供了一部分钱,但还是不够用。”阿不都热依很担忧,在和援疆工作队员的沟通时,他几近流下眼泪。以前,他是和妻子一起坚守着这片戈壁滩的,现在妻子已经过世了。他每天清晨都会为了保护坎儿井而继续劳作着。

对于坎儿井的保护,马治明补充道,“布尔加依村是全镇没有断流的坎儿井最多的村,全县目前出水的只有11条,全部在布尔加依村,我们计划先申报布尔加依村的坎儿井作为主要保护项目,逐步再扩大到其他村。同时总结经验,力争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申报保护项目,使更多的坎儿井能汩汩流淌。”

坎儿井这个“地下运河”,就像一道道血管,灌溉出最甜的红枣,也滋养出托克逊这颗丝绸之路上的小珍珠。先民们让水在地下流淌,按人的意志,在适当的地方流出地面,滋润生命。一道道坎儿井形成一片绿洲,片片绿洲连接,创造出绿洲文明。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周蕾 朱丽君 陈慧琴 徐家屯

编辑:何雨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