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沙洲日记|和沙洲共同书写普通话的故事
2023-07-28 10:55:02 字号:

沙洲日记|和沙洲共同书写普通话的故事

7月27日 星期四 晴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沙洲村,这次是参加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举办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回想起去年9月第25个全国推普宣传周期间,正是沙洲村水稻丰收的季节,道路两边全是当地村民辛勤耕作而成的稻田艺术画,绘制出了别样的乡村田野画卷。而今年来到沙洲村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比天气更热的是当地居民似火的热情,看到我们推普小分队就会拿出几个果子说:“快来尝尝,可甜了!”当然我们不是来品尝丰收果实的,而是希望通过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让乡亲们丰收的战果变得更大,幸福的日子更甜!

微信图片_20230727213326.jpg

上午,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院长李兵、普通话教研室主任黄静、骨干教师吕新艳带着推普小分队8名同学来到沙洲村大礼堂,给40位小朋友们带去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普通话语音和经典阅读互动课。推普小分队的师生们互相配合,让小朋友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到了许多多音字和易错字的正确读音;我们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诵读中华经典诗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还为他们编排了一个诗词朗诵串烧,准备在晚上的推普交流会中展示。

午后的太阳是最毒辣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三福,党委委员、副校长朱丹,党政办公室主任欧阳旭,学生工作部部长彭涛,学院团委书记黄骊,顶着烈日风尘仆仆地来到沙洲村指导我们推普小分队的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727213248.jpg

随后,我们跟随着李三福书记等领导一同来到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在当地金牌讲解员朱淑华的带领下,我们一同感受了长征精神,追溯了沙洲村的红色记忆。朱淑华还饱含深情地为我们讲述了三名红军女战士和她曾祖母徐解秀“半条被子”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朱淑华眼含热泪,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正如徐解秀老人家所言:“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身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刻的理解了“半条被子”的意义:留下的那一半映射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宁可自己忍饥受冻也不让百姓受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带走的那一半承载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赴汤蹈火始终为千万百姓谋幸福的使命担当。

微信图片_20230727213305.jpg

参观结束后,推普小分队来到沙洲村民俗广场,吕新艳老师和闵钰泽同学分别给当地村民阐述了《如何运用新媒体网络推销农产品》,以及《拍摄新媒体视频的技巧与方法》。随后,小分队成员刘昊烨、毛博宇、刘洋为村民们实操如何构思摄制新媒体短视频;刘津希同学也为村民们现场演示了直播带货的技巧以及各类话术。村民们纷纷表示希望推普小分队今后多多来到沙洲村进行交流。

夜幕降临,广场中心围坐了许多当地村民。推普小分队将要为沙洲村的村民们举办一场小型的推普交流会。活动开始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三福为沙洲村民捐赠《普通话一千句》《中小学生通用字典》,并勉励他们说好普通话,回馈家乡奉献社会。赠书仪式结束,演出正式开始。首先推普小分队全体成员带来原创情景朗诵《我们的青春不迷茫》;随后我们跟现场的乡亲们进行了互动,一起听方言猜意思,还共同完成了“易错字词字音大挑战”;最后,40位小朋友完成诗词朗诵串烧。虽然演出条件比较简陋,只有一台电视屏幕,两支话筒,但这场演出仿佛一条长长的丝线将我们与沙洲村村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同时也播撒下了成百上千个“讲好普通话”的种子。

祝愿沙洲村的一切越来越好!沙洲很美,希望今后还能和沙洲村的乡亲们一起续写关于普通话的故事!

(作者: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推普振村小分队成员 毛博宇)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毛博宇

编辑:胡用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