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郴州:创新“两联两促” 助推乡村发展
2022-10-18 17:53:02 字号:

湖南郴州:创新“两联两促” 助推乡村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湖南郴州广泛开展“联村联户促增收促振兴"活动,大力稳固脱贫基础,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近年来,通过联村帮扶 党员联户的机制,在用好“半条被子”故事的基础上,不断延伸“红色+绿色”的发展路径,现在村民基本上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村民的收入相比于10年前增长了5倍,人均达到17100元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去年达到了70.5万元,今年有望实现倍增。

这只是郴州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0年,郴州全市累计45.2万人实现脱贫、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2022年,全市脱贫人口预计年度人均纯收入15975.75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9月,全市2040个行政村及91个涉农社区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为3.29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0万元及以上的村(社区)1626个,占比76.3%;超过100万元的村(社区)16个;预计今年底将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

党建引领,燃动集体经济发展“大引擎”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农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

对这个认识,嘉禾县普满乡石角塘村的村民们感受深刻。

村级集体经济起点低、起步难,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带头人,基层组织没有发挥作用。石角塘村村支两委坚持先试先行、主动作为,以村集体名义将村组闲置的1000余亩荒山全部转租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艾叶300亩,再通过统一发包外租种植淮山700亩,带动村集体增收12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由村支两委牵头组建的农民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林业股份合作社1000多个,为村组集体增收3800多万元。

在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进程中,郴州始终把党建引领摆在第一位,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极大地提振了党员干部谋发展、干事业的信心与动力。

资兴市汤溪镇坪子村党支部书记王爱卿带领3名党员干部先行先试,通过合作社集中流转闲置土地创办了“支部农场”。由党支部带头租赁、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发展产业,邀请村民到“农场”务工,充分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该村通过大力推行“支部农场”,积极发展黄桃、茶叶、蔬菜种植和黑山羊、藏香猪养殖,还引进了农产品销售企业——资兴鑫鑫农业有限公司,全面引入市场化、公司化运营模式,种养产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村集体收益达12万元。

在村支两委在干部选配上,郴州坚持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带动村民致富。

安仁县平背乡坎下村村支书张杨红是一名私营企业主,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自费到江苏、浙江考察学习小龙虾养殖技术,回村后更是带头养殖小龙虾150多亩,为村集体每年增收30多万元。

班子强了,动力有了,集体富了,农民腰包就鼓了。党建引领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

稳岗就业,铺就脱贫人口增收“快车道”

金秋时节,风景如画。

在永兴县湘阴渡镇田心村湖南益多多食品有限公司的就业帮扶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生产着早餐米粉,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这份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上班时间不长,每天能赚60元,一个月有1000多元,还方便照顾小孩和老人,对我来说非常适合。”脱贫户李伍妹欣喜地说。

该公司一期建成一个4499平方米的标准生产基地,目前开通了4条最新研发的自动化米粉生产流水线,日生产量可以达到100吨,提供50个就业岗位。

实践证明,就业是增加群众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性举措。通过健全机制促就业、提升技能保就业、培养能人带就业、强化服务稳就业,就能真正做到让脱贫劳动力“输得出、留得住、有收入、寄得回”。

像田心村这样的帮扶车间,已在郴州遍地开花。目前,全市已建成就业帮扶车间534家、就业帮扶基地61家,共吸纳脱贫人口6822名。同时,今年全市支持脱贫人口发展产业新增小额信贷贷款3亿多元,全部贴息到位,全市脱贫人口产业贷款余额为8.2亿元。

郴州市还深入开展“十百千万劳务协作”专项行动,与市外53个城市建立了劳务协作战略合作关系,与245个市内园区企业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市1358个行政村和乡镇建立劳务服务点,初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为化解疫情、灾情及经济下行压力,有针对性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10.4万人次,帮扶提高技能,拓宽就业门路,引导就近就业,着力帮助疫情引发回流人员增收。

今年来,郴州市继续开展技能岗位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调研,筛选出2022年郴州市紧缺工种目录,制定全年培训计划。自2021年以来已开展紧缺工种培训2.1万人次。

郴州高新区格瑞普二厂负责人表示,以前公司招聘设备部工程师等人才,都是到长株潭和广东等地去找人,郴州去年在全省率先出台紧缺工种年度信息发布制度,对每个紧缺工种制订培训计划,破解企业高端人才“招人难”。

企业培训,政府买单。今年来,郴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让当地劳动者从“好就业”到“就好业”,为全市新型材料、智能制造、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培训了8.8万人次的职业技能人员。

产业主导,找准农村居民增收“金钥匙”

下凤村位于北湖区西南部,距郴州城区不到20公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但长期以来,下凤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村庄整治难且无村集体收入。

下凤村的大部分土地较为平整,适合土地流转,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在市区街道村四级不懈努力下,成功引进集蔬菜种植、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郴州四清湖(下凤)蔬菜产业园项目。

项目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期流转了土地480亩,共投入资金1900余万元建成。其中,下凤村把申请到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投入到项目,每年有4万元的集体收益。同时土地的流转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

如今,四清湖(下凤)蔬菜产业园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年销售近500万元,带动本街道及友邻乡镇街道、村组6000余户农户常年从事蔬菜生产,群众在产业发展中享受到实打实的好处。

下凤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成功实践,其关键词就是“产业”。

近年来,郴州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利润反哺、联合经营、入股分红、利益捆绑、电商助推等7种利益联结模式,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打造以蔬菜、柑橘、茶叶、生猪“四大百亿”产业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粮食、烤烟两大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黄长冲是江西人,此前一直在赣南从事脐橙产业规范化种植,两年前来到桂阳县浩塘镇栗山村收购脐橙时,发现当地光照充足,加上低矮的丘陵和优质的酸性红壤,非常适合脐橙生长。

经过多方选择比较后,黄长冲在栗山村开垦千亩荒山,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开始种植脐橙,并把之前在赣南累积的脐橙种植经验,一并带到了桂阳,促进当地脐橙产业良性发展。

把无人问津的坡地变成生产“金疙瘩”的果园,在桂阳,像黄长冲这样的脐橙种植大户大有人在。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培植高标准1000亩以上柑橘园3个,品种改良面积2000亩以上,全县脐橙种植面积达8万亩。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郴州大力支持北湖“郴心郴意”、苏仙栖凤渡鱼粉、桂阳坛子肉、资兴东江鱼、临武鸭、汝城辣椒和小黄姜、安仁和桂东中药材宜章脐橙、永兴冰糖橙、东江湖蜜桔、嘉禾富硒米等县域特色富民产业发展,构建起“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新格局。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卢黎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