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0日讯(通讯员 郑翔 杨菊先)今年以来,苏仙区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过渡期内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等落实情况,持续开展靶向监督,有力护航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精准施策,绘好监督“路线图”
“乡村振兴工作系统繁杂,但有了这份清单,我们在开展监督的时候感觉得心应手多了。”在谈及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有效护航乡村振兴时,苏仙区许家洞镇纪委书记首强深有感触地说。他所提到的清单,是《苏仙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清单》。
苏仙区纪委监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苏仙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清单》,明确了政策落实、项目管理、帮扶机制、保障制度、产业发展等9个方面监督任务,通过细化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重点等内容,有效解决了护航乡村振兴过程中“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的问题,确保监督有的放矢、精准有效。
苏仙区村级权力清单36条。
根据监督清单,苏仙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农民持续增收等重点工作,实行全程监督、跟踪监督,构建起区、镇、村三级监督网络。
与此同时,苏仙区纪委监委还督促各涉农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权责事项,精准列出乡村振兴“部门权力清单”23条、“村级权力”清单36条,围绕小微权力运行开展靶向监督;督促全区14个镇(街道)及财政、农业农村、水利等47个相关职能单位,精准查找廉政风险点72个,并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定向分析”,做到早提醒早预防,严防权力因运行失控而侵害群众切身利益。
多管齐下,打好监督“组合拳”
在护航乡村振兴中,苏仙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坚持“小切口、实举措、准发力”,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专项整治,将项目审批、招投标等事项作为专项整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共梳理出78个项目存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对27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集体约谈,向10个责任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督促严格审核把关项目各项程序,拧紧安全阀门。
苏仙区纪委监委干部与村干部面对面了解乡村振兴有关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苏仙区纪委监委从全区40个重点村中选出5个村作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专项监督试点村,率先在村一级设立监察联络员,全程跟踪监督,共发现管理制度未建立、项目资产未公开等6类35条普遍性问题,逐个形成清单、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目标,逐条销号,并向相关责任部门和镇(街道)下发监察建议书5份。
为进一步打通壁垒、融合力量,苏仙区纪委监委加强与巡察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群众监督等贯通协同,完善“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着力提升乡村振兴监督实效。
苏仙区纪委监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了解乡村振兴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与此同时,苏仙区纪委监委还以清廉乡村建设为抓手,一方面深入开展“访廉问廉”活动,通过“摆摊设点”“主动上门”等形式,收集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意见建议117个。另一方面,将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行使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三务”公开专项监督相结合,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推动民生资金使用和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化、透明化。今年以来,该区纪检监察机关收到惠民惠农领域信访举报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0 %。
标本兼治,抓好监督“后半篇”文章
过去半年里,苏仙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坚持问题导向,对各单位开展乡村振兴相关专项整治情况进行再监督,对工作履职不力、不作为乱作为、职能部门监管失职失责的,进行严格责任追究。截至目前,查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问题15件3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推动整改问题351个,追缴资金44.3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1.8万元。
苏仙区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探索实行“红黄蓝”三色警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乡村振兴工作决策部署是否合拍、涉农项目建设是否合规、涉农资金拨付使用是否合理、涉农产业工程项目质量是否合格、满足群众期盼是否合意等方面,根据发现问题的轻重程度,下发蓝色“警示教育牌”32张、黄色“警示谈话牌”7张、红色“警示震慑牌”3张,不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
此外,苏仙区纪委监委还深入实施“一案一警示、一整改、一评议”的“三个一”活动,扎实做好典型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实现专项督查发现一个问题延伸到对同类问题整改,从一项制度漏洞补足同类制度不足,全区共规范完善各类制度121项,有效将问题整改引向系统规范治理。
苏仙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聚焦监督重点、拓展监督思路,以强监督促强监管促抓落实,持续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严明纪律保障乡村振兴全面实施。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郑翔 杨菊先
编辑:胡用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