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开展耕地抛荒治理,让荒地披新绿,焕发新生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钟丙芳 邓生祥 郴州报道
初夏时节,新绿葱郁,生机勃发。湖南汝城井坡镇浆塘村一块180亩的土地,水稻长势茂盛,稻禾快淹没了田畴。
原先,该片土地因地处偏僻和农户外出等原因,一度杂草丛生被抛荒。今年来,在乡村干部宣传发动下,本村种植大户曹友情挺身而出,将该片土地流转过来,经综合治理后种上双季稻,成为县里治理抛荒、稳粮稳产的一个示范点。
荒地治理中。
开春以来,为推动抛荒治理见行见效,汝城县精心安排早部署,利用专栏展板、横幅标语、“村村响”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耕地保护法规、国家惠农政策和治理耕地抛荒举措等重点。发动14个乡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做宣讲、深入实地搞摸排,大力开展了“日访夜谈”“屋场会”等活动,营造复耕复种浓厚氛围,调动激发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全面建立了到村到户耕地抛荒台账,经认真梳理,实行分户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机制,采取挂图作战、对账销号方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抛荒耕地复耕复种。
为强化政策支撑,汝城县出台了专项实施方案,将抛荒耕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土地平整,完善好水利灌溉、机耕道路等农田设施。加大耕地抛荒治理财政经费投入,对土地流转规模较大、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强的农业经营主体予以奖励,提升承包租赁积极性;按每亩300元发放抛荒复垦耕地补助到农户,提高参与流转土地的主动性。
荒地复垦后。
耕地抛荒治理,重在长效治理。一方面,汝城县主动出击,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农经主体积极参战,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菜则菜”原则,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盘活土地流转市场。另一方面,坚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宗旨,严格落实好“不种地,不得补贴;谁种地,谁得补贴”要求,对连续抛荒二年以上的耕地及时收回,推动荒地复垦走深走实,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设立标识牌跟进监管。
在跟进抛荒复垦中,汝城县还实行了明立标识全程管理机制。在各块抛荒治理地,由各乡镇设立了醒目标示牌,内容涵盖到地点、耕地类别、抛荒面积、治理时限,以及种植作物、种植时段、经营主体、监管责任人等各方面,责权分明一目了然,广泛接受部门监管和群众监督。
荒地变良田,旧貌换新颜。迄今,汝城县耕地抛荒治理面积5130亩,占总治理任务的99.2%。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钟丙芳 邓生祥
编辑:唐哲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