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黄玲艳 胡恒珲 郴州报道
临武县汾市镇白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春发因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残疾,虽然身体不如正常人,但在担任村干部的20年里,他凭着一份坚毅和责任,让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村强民富、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临武县汾市镇白石村
走进白石村,环村水泥公路纵横交错、干净平坦,村民的一栋栋新房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一派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每天,黄春发一瘸一拐的身影都会活跃在村里的各个角落。58岁的黄春发因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残疾,走路十分不便。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不等不靠,刻苦自学,掌握了家电维修技术。在当时,家电维修是非常“吃香”的行业。2002年,就在黄春发的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却选择了回乡当村干部。当选白石村村委会主任的他,挑起了村委发展的担子。
此前,由于缺乏有效规划,村民建房毫无章法,村道狭窄曲折,房屋高低不一。为改善村容村貌,打造适宜居乡村,2013年,黄春发和村干部研究后,决定以规范农村建房,改造拆除空心房为突破口,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黄春发走村入户做村民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旧房拆除工作,黄春发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共平整土地3000余平方米,规划了22间现代化住宅。为了方便村民装修,黄春发垫资20余万元替村民购买瓷砖。房屋改造的同时,道路改造也如火如荼,2014年,黄春发多方协调,筹集资金100余万元,修建1.5公里的环村公路,形成了“三纵一横一环”的村庄交通格局。
黄春发表示,由于拆迁工作涉及每家每户的利益,虽然得到群众的支持,但压力非常大,十分地不容易。
行动不便的黄春发依旧身体力行做群众工作。
村民陈礼月说,这些年村子的变化很大,随着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地完善,老人们可以跳广场舞,孩子也有了游玩的地方,十分地热闹,生活在这里满满地幸福感。
黄春发不善于言辞,但是他有思路、有想法、有干劲,是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他又把目光投向产业发展。为了找到一条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子,黄春发多次到外地进行考察,最终决定抓住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优惠,流转抛荒耕地种水稻。
黄春发说,他们把村民抛荒的耕地全部开垦了出来,经过流转之后,通过合作社+基地+村民的模式。目前,共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一千余亩,一年的收入有七八十万元。
合作社的农机正在田间翻耕。
大规模的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工,为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去年,村里还成立源隆农机专业合作社,动员30多名村民加入,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购买了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大型烘干机、无人机等全套农机设备14台,定期开展机械操作培训,实现了水稻耕种、施肥、收割、晒谷全过程机械化操作。
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一来,村民摇身变为了新型职业农民,还定期到周边村镇承接业务,每年可以增收2至3万元。
村民唐代权表示,他们上半年搞春耕,下半年就搞烟田起垄、收稻谷,这样一来,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做。
2020年,白石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黄春发本人也先后获得“湖南省百名阳光致富带头人(示范户)”“郴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十佳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面对白石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黄春发带领村民富起来、家乡美起来的初心没有变,脚步没有停。
看着村子越变越好,黄春发与村民们发自内心地喜悦。
20年间,黄春发一瘸一拐地行走在白石村的山岭之中,不断开拓进取,奋发作为,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特色农业,把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村强民富、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身残志更坚,是美丽乡村的“建设人”,更是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玲艳 胡恒珲
编辑:唐哲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