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卓林 郴州报道
昆曲自明万历年间传入湖南,在湖南扎根最深、专业班社最多且持续最久者,以桂阳州为甚。
昆曲传入桂阳后,经长期演变发展,结合当地人民生活、语言和民间音乐,变吴音为楚声,形成了具有山野气息的昆曲支脉——桂阳昆曲。
朱卫东向桂阳昆曲爱好者介绍收集的文献史籍、演出器物。
桂阳人自古善领风气之先,有“演大戏”“喜看娱神戏曲”的风俗,不论士大夫还是士井平民,老到七十翁媪,小到十岁孩童,皆以学唱昆曲为雅,昆曲在桂阳广泛流传。后来,由于花部戏曲兴起及昆曲难学等原因,桂阳昆曲一度衰落。1929年,桂阳最后一个昆曲班解散。
为了将桂阳昆曲传承下去。2021年,桂阳昆曲研习社成立。它踞于桂阳文化园一隅,在咿咿呀呀地唱腔中,揭开神秘面纱。
走进桂阳昆曲研习社,老剧本、木版画、曲目、会刊等有关昆曲的收藏品琳琅满目,收藏人正是研习社的负责人朱卫东。
“大大小小的收藏品,约有240余件。”这些年来,朱卫东个人出资近80万元收集了大量与桂阳昆曲相关的文献史籍、演出器物。
桂阳昆曲研习社。
1990年,朱卫东毕业于湖南艺术学院,曾在湖南省昆剧团工作四年时间。下海经商后,朱卫东仍然保持着满腔热忱,潜心研究桂阳昆曲,他的寻觅足迹遍布乡野。“希望能为桂阳昆曲做点贡献。”简单一句话,是朱卫东一直以来的心愿。
“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物件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们对于桂阳昆曲研究都非常有意义。”说起昆曲,朱卫东如数家珍。
在研习社里安静摆放着一个木质挑箱。因为年代久远,表面有些泛白。这是去年,朱卫东与友人在原古楼乡久长村偶然得之。
研习社里,大大小小的藏品约有240余件。
古楼曾被称为“戏窝子”,那里曾活跃着一众昆曲戏班和老艺人。下乡采集资料时,从村民口中得知,桂阳昆曲名角侯文保的孙子还在世。
欣喜之余,他们费尽周折找到了侯全平。在他家里,他们发现了这个衣箱。“挑箱是爷爷‘胜昆文秀班’的旧物件,用来存放演出衣物所用。原本是一对,后来另外一个改作成餐柜。”朱卫东与侯全平多次沟通,最终才如愿把挑箱搬进了研习社。
桂阳还有一名角,名叫张宏开,被赞“一篙抵得八百吊,身段迷人到梦里”,对于桂阳昆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研习社里,大大小小的藏品约有240余件。
关于张宏开的故事,鲜少有资料记载。朱卫平多次来到张宏开的故乡敖泉镇下兴村。一次机缘巧合中,找到了与张宏开一起搭班唱戏的张佳根,通过他的描述,还原了张宏开的形象,挖掘到他背后的人文故事,为桂阳昆曲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桂阳昆曲研习社从字面上来讲,就是桂阳昆曲的研习和传承。”朱卫东说,研习社成立的初衷,就是在原有集藏的基础上,下沉桂阳乡村,奔走湘南大地,寻访当年昆曲老艺人,收集与桂阳昆曲相关的文献史籍、演出器物,从而为桂阳昆曲的溯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研习社由一群喜好桂阳昆曲的社会群众自发组建。每年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讲座、学术研讨会、大型雅集交流活动。去年5月,举办了湘昆老艺术家寻根问祖活动,邀请到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我们现在正在筹备一本图册。里面有从文献书海里摘引近代桂阳昆曲研究的史料、记录昆曲剧目的古本、当年昆曲艺人工作照片、演出剧照等。”朱卫东说,桂阳昆曲薪火未灭,昆曲风雅犹如明灯。他希望能尽他所能,让这灯长明。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卓林
编辑:胡用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