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湖南省汝城县“红心向党、沙洲有李”第四届奈李文化旅游节开幕。
红网时刻7月18日讯(记者 卢黎清 周蕾 章杰飞 通讯员 朱光远 邓生祥)夏至到,蝉鸣叫。沿着蜿蜒的村道驶入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两旁白墙黛瓦的农舍错落有致,远近青山千万亩李树映入眼帘,沉甸甸、金黄色的奈李挂满枝头,点缀着整个乡村。
“我今天带了七八百斤奈李来卖。”“我今天带了1000斤!”在汝城县民俗广场,传来农户一声更比一声高的“攀比”宣言。7月17日,湖南省汝城县“红心向党、沙洲有李”第四届奈李文化旅游节,在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拉开帷幕。慕名而来的游客、客商、媒体、网红与当地群众欢聚一起,忆红色故事追寻初心,品优质奈李享舌尖美味,畅享一场盛夏清爽的文化盛宴。
沙洲村民俗广场农户摆满了奈李产品。
得益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优良条件,汝城县种植奈李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面积不断扩大,如今共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8万亩,年产量7.6万吨,年生产产值7.6亿元,重点打造了1.2万亩文明良田坪奈李示范基地,文明瑶族乡获评“中国奈李之乡”。经过一代代技术改良和套袋技术广泛应用,文明奈李果大形美,肉厚质脆,风味醇甜,并形成独具一格的黄金色,被称为“黄金奈李”,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为实现产销两旺,汝城从2018年始,接连为黄金奈李量身订做举办了主题文化节。
当天上午9时许,以当地群众和游客为主组成的近千人打卡团,沿沙洲景区红色线路竞走打卡,依次打卡陈列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复兴桥、田园综合体等景点,以抵达先后顺序赢取300份奈李礼品卷;同时,各级媒体记者组成的大型采访团,按照“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的采风路线,采访打卡井坡辣椒基地、汝城繁华食品和“一张借据”红色景区等地,并在文明奈李果园现场体验水果采摘,让汝城农特产搭乘媒介翅膀飞向全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沙洲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游客和当地群众,齐聚民俗广场,共赏红色沙洲、黄金奈李带来的文化盛宴。晚会设沙洲村民俗广场主会场和长沙分会场,现场连线互动,分为文明有“李”、沙洲评“李”、现场推“李”、盛世赞礼四个篇章。来自省内外的各地客商纷纷登台,与当地农业合作社精诚合作,签订奈李收购协议,为今年奈李销售拓宽销路,畅通渠道,黄金奈李为群众蹚出了一条金灿灿的致富路。
晚会正式开始。
“今年种植了200亩,丰产十多万斤。”“我来自快乐村,种植了八十亩,收成七八万斤。”晚会上,来自当地的种植大户代表闪亮登场,汇报奈李收成,给现场观众送“李”品尝,分享丰收喜悦。他们还踊跃献上自家果王,激烈角逐最大奈李王、最甜奈李王、最美奈李王等荣耀。“99%的甜+1%的酸,诱人口舌。”湖南卫视主持人魏哲浩现场品尝文明奈李,并进行推介,邀约赴沙洲尝奈李。
现场签约。
认真观看晚会的群众。
“本次节会共签订奈李购销合同1740万斤,节会期间线上、线下直销3120万斤,奈李总销售达到4860万斤。”汝城文明乡乡长陈敏捷介绍道。水果丰收,节会也丰收。据统计,活动期间,26个直播团队现场同时在线,同时通过连线其他直播团队方式直接观看网络直播人数突破700万人次,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网络转发信息阅读量达3207余万次,带动全天上万游客进入沙洲,现场销售13万斤,网络带货达30余万斤,客商签约13个,协议采购1740万斤,批量采购发货上海、深圳、长沙等地,同时带动了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卢黎清 周蕾 章杰飞 朱光远 邓生祥
编辑:张晓妮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