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康晓乔 邓琴)
绿意蔓延的沙洲,生机勃勃。(朱桂花 摄)
红网时刻记者 胡用梅 郴州报道
仲夏时节,俯瞰沙洲,青山绿眼,红色润心。
午饭刚过,68岁的朱海忠,挂满汗珠走出厨房,准备前往自家果园,为下单客户摘取50斤时令水果——玫瑰李。这将为他今天额外增收100多元。
脱贫户朱海忠,吃过一段时间“景区饭”,在沙洲景区担任保安100余天,每天收入80元。今年,因年龄因素未获续聘。年初,有过厨师经历的朱海忠,再就业掌勺村新设食堂,每月增加1500元固定收入。
“看着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在家乡生活大半辈子,朱海忠清楚地记得,2016年以来沙洲进入发展快车道。
“沙洲飞速发展,村党支部功不可没。”朱海忠发自肺腑,“他们是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他说,数不清多少夜晚,村支部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凌晨一两点;不管是纠纷调处、代办代跑、还是帮困济危,村党支部、无职党员总是冲在一线。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在沙洲景区建立之初,大部分村民并不看好,他们的房屋拆迁、土地征收等问题成了景区发展的“绊脚石”。
为了打破僵局,在村支两委的劝说下,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朱小勇,带头拆了自己200头生猪养殖规模的养猪场,来配合景区建设。而村里人都知道,养猪场是朱小勇一家全部的收入来源。
随着猪场一拆,大家纷纷响应景区建设号召,共同建设红色沙洲景区。如今景区远近闻名,朱小勇因德高望重,还应聘上了村里的辅警。
不仅如此,在外工作的女儿,也被他叫了回来,成为景区讲解员,全家人一起支持景区工作。“我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 ,更应该带头做出示范 ,为景区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沙洲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景区饭”。(资料图)
每年春季至秋季,沙洲的枇杷、奈李、水晶梨便轮番“登场”。这是有着26年党龄的朱向勇,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
朱向勇是村里的无职党员,早些年开办一家农资店。为村民提供水果所需农资和种植技术。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村民水果品质大幅提升,产量逐年增加。
“这么多水果,销往哪里?”彼时的朱向勇内心喜忧参半,日夜想着,要让老百姓把水果换成钱,才是硬道理啊!
朱向勇四处联系客户,好在开农资店为他积累不少,最终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客户奔着沙洲村的好果子而来。朱向勇也逐渐意识到,沙洲村的水果要走向更远,必须要规模化有序化的发展。不久,在他的带领下,沙洲田园综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
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委托经营、提供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吸引30余户村民加入其中,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同时,引导110名贫困劳动力到沙洲景区、项目园区务工。村里还每年从合作社提取5%,作为村集体经济股份和脱贫攻坚帮扶资金。
党员干部带头清扫被洪水“侵犯”过的地面。
在沙洲村,干部、党员带头示范,似乎已经成了村里的“村规”。60后党员朱建辉,敢说敢管,在景区当好有序摆摊的“守护神”。80后党员朱利志和曹端秀,担负维护沙洲安全和谐和农业生产安全的重任......
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半年集体经济收益补贴。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沙洲村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党员联户承包”主题活动,每名党员联户承包7—10户农户,主动上门结对认亲,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3月以来,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件50余件,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30多起。
沙洲村党员干部握拳宣誓。
今年5月27日,随着郴州市派驻沙洲瑶族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入驻,沙洲村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沙洲村党员干部,也增加到23名。
谭诗华是村里新到任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带着新的乡村旅游规划,连续几天,他拜访了多户村里的老党员,想通过党员们带头示范,把村里的农旅产业搞起来,这样才能把游客更好地留下来。
“党支部下一步将引导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让年轻的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让沙洲村红起来,火起来!”谭诗华语气坚定。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编辑:龙芳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