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10日讯(通讯员 李丽华)“李支书,我们一家才两亩三分田,又不成片,全是零散的,产量也不高,加上政府的一点补贴,也就那么点钱,真不如在外打工来钱快。”
“兄弟,要长远地看问题,要是人人这个想法,大家都出去打工,家里农田荒芜,试问,粮食从哪来呢。如果自己不想种,可以流转给想种的人,现在提倡善种田的种田、想打工的打工、能创业的创业。”……
安和街道下凤村,正在农田翻耕。
在村工作群里,党支部书记李承军跟村民你来我往地交流着,经1个多小时的“舌枪唇剑”,又有7户村民同意将耕地流转给他人、11户村民愿意种植早稻。为加强田土管理,确保粮食安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耕地红线,北湖区安和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对基本农田定位、定量、定人管理。
村民撸起袖子干,期待大丰收。
“我们街道所辖6村1社区,其中有4个村是山村,耕地面积并不多,加上现在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种地的人不多。” 街道干部胡天哺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必须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加强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强化耕地保护的制度执行、形成耕地保护的制度合力,推动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老黄牛来帮忙,村民干劲足。
粮食要保障到位,耕地保护是重中之重。安和街道严格推行网格化管理,对网格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责任田进行定期定时联合巡查,巡查内容包括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有无建厂、建房、种树以及排放、倾倒污染物或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情况。“前些年,有的村民在耕地上种植桂花树、红豆杉树,针对这一情况,利用公开信、大喇叭、微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了保护耕地的意识,对已经种植的树,采取移植幼苗、成材树采伐等多种措施退出。” 街道主要负责人曹世立介绍,我们今年的粮食播种任务是12400亩,其中早稻种植任务600亩,群众配合支持工作,肯定能完成今年的任务量。
平整农田,准备育秧苗。
据悉,安和街道还将利用新田岭村特有的两百多亩梯田,打造美丽田园示范带,引领广大群众主动投身美丽田园建设和耕地保护行动,构建完善的产业布局,加快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丽华
编辑:章杰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