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阳光,走进郴州电大南校区教学楼,刚到4楼,李进讲课的声音就乘着风飘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升我们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质。信息化将会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信息化也将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在现代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台上,她提高了说话的音量。台下,100多名学员的表情专注。这是3月28日下午,郴州电大教师李进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提升》教学现场。
“我想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准备一节《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提升》课要花多久?李进给出了答案:近一个月。
“3月份以来,我最早睡觉的一天是零点,晚的话要到凌晨两三点。”李进说。《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育概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新型职业农民手册》《新型职业农民素养标准与培育机制》……她特意买来不少参考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读。每一本书上,她都认真划了重点、做了笔记。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和路径研究、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论文也看了不少,让她成了知网的常客。“一门课的讲义,要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才得以形成。”她说。
其实,不仅《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提升》备课要花大量时间,李进从教近12年来,对待每一堂课,她都同样认真。而从2015年开始,她更是在一件事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累吗?累。后悔吗?不后悔。“我主要负责‘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我希望,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骨干,鼓励引导农民大学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李进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当然想为郴州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结合实际设计每一节课
谈起教学的“法宝”,李进说,问卷调查能发挥大作用。课前,她爱通过问卷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理解水平等。“这样,才能充分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认真设计出‘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的教案。”她笑着说。
2015年,李进对秋季入学的800名农民大学生发放了问卷。通过这些问卷,她意识到,学员的计算机技能和水平参差不齐,且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远远超过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实训内容。
怎么办?李进果断压缩课本学时,加入学生需求模块。“原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共28学时,课本理论、上机都是14学时。调整后,课本理论压缩为10学时,上机提高为15学时,还新增了3个课时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实战之淘宝营销、微信微时代模块内容。”她解释道。
这些年来,李进负责的课程不少,包括开学第一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应用等。“结合实际”是她最大的特点。
“以前我们上课跟着教材走,后来我发现,学生们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最感兴趣、最专心。”李进说,如今,在Word、Excel教学中,她时刻聚焦学生在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希望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会实用的技巧。“比如教Excel的时候,有个VLOOKUP函数,很多学生原本不会用,只好在表格里排序后一个个对应、查找。现在学会了这个函数,在两张表格进行数据提取时,可以节省很大工作量。”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学员想学Word文档的文字排版、公文格式规范,李进就在课堂上讲解。“有的学生说自己的Word文档里,页眉的横线无法消除,以前要弄半天,讲过这个内容之后,他们马上恍然大悟。下一次在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解决了。”李进说。
以科研带动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科研的支撑。”坐在办公桌前,李进点开了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民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模式研究》。“这会是我三年之内的重点课题,目前正在进行课题申报。”
李进说,今年的课题主要希望对农民职业教育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领域发挥作用,也希望能推动社会化高质量在线课程资源纳入农民职业教育,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线辐射农村和边远地区,以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农民职业教育。
实际上,近几年来,李进研究的不少课题都与农民大学生、农民职业教育有关,2020年已结题的就有《基于远程条件下农民大学生的实践教学研究》。同时,她还曾指导2018年秋入学的李珏完成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创新创业案例《点亮助残路上的“防控灯”》。“这个项目里,残疾人士李珏自立自强,做生态农业、生态防虫产品,创新助残模式、残疾人技术培训,带动柑橘种植、残疾人创业就业。”李进骄傲地说。为此,2020年度她荣获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创业案例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近年来,李进已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篇,主持与参加课题5个。她主持郴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个,参与省规划课题1个,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重点课题1个,参与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个,参与郴州市教育科学院课题1个。“今年,我还想多做一些课题研究,带领团队以科研带动教学。”李进说。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黄婧雯
编辑:胡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