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8日讯 (记者 胡用梅 欧群军)2月7日,阳光如碎金,洒满整个沙洲村,温暖而静谧。春节临近,来这里的游客比往常少了,沙洲文化广场挂上了鲜艳的红灯笼,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沙洲文化广场挂上了鲜艳的红灯笼,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沙洲考察,与沙洲群众聊家常、话产业。春节将至,总书记看望过的群众,日子过得怎么样,新年的心愿和打算是什么,红网时刻记者带您走近他们。
曹战兰 :“我们遇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
走进曹战兰的家,一张照片格外惹人注目——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住她的手,对她嘘寒问暖。“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的温暖。”曹战兰告诉记者。
“总书记来了后,来我们这里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很多游客还主动找我合影。”82岁的曹战兰笑起来皱纹深了,但格外明媚好看。
曹战兰笑起来皱纹深了,但格外明媚好看。
曹战兰今年的春节,还是和儿子们一起过。但在外做生意的儿子,腊月二十九才会回家。儿媳妇在沙洲文化广场经营着一个摊位,一年纯收入近两万,还可以照顾好家庭。“明年我的儿子也会回来做生意了,不去外地了。”说这话时,她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我们遇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感恩总书记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
曹战兰正在晒自己家的年货腊肠。
朱陆英 :“大年初一,我想休息一天”
下午3点半,朱小红的妻子朱陆英一边在厨房忙活,一边招待坐在桌子上等上菜的游客。“9月份以来,每天都有客人来吃饭,天天都是从早忙到晚......”
朱陆英为游客准备食材。
腊月二十六,沙洲的游客虽然没有原来多了,但朱陆英家的菜馆,还不能歇业,因为每天都有循问而来的游客到访家里的菜馆。
“还有几天就是春节了,但家里楼上的卫生都还没打扫,我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时间。”朱陆英预计大年三十应该会有游客来,她也准备开业到除夕那天,不想游客来了饿肚子,等到年后初一,她再休息一天......
朱陆英在后厨忙碌着。
张有发 :“村民发展产业热情高涨,明年都有扩种的打算!”
“今年是我们种小黄姜的第一年,没想到收成这么高!”张有发回忆,那天正好是他50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的黄姜种植基地。张有发从地里连根拔起几株姜苗递给总书记,并饶有兴致地向总书记介绍小黄姜。
习近平总书记将姜苗拿在手里,仔细察看,了解了村里现在合作社模式给村民带来增收后,高兴地说:“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搞规模经营,现在越来越普及了。下一步,还要和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好东西有好销路,真正为农民带来实惠。”
张有发在果园里查看小水果长势。
“我们的小黄姜今年每斤比往年价格提高1.5元至2元。”张有发介绍说,家里光小黄姜这一项的纯收入就有近20万元。
小黄姜、黄金奈李等农副产品的丰收大卖,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种植热情。“很多村民明年都打算扩种,我们家准备扩种50亩小黄姜。”张有发说,如今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过得更甜了,信心更足了,大家会过一个丰盛年。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欧群军
编辑:唐哲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