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文娟 郴州报道
袁亚丹,女,199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系临武县人民医院抗疫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共青团临武县人民医院团委书记、传染科护士。
疫情面前,袁亚丹义无反顾挺身“逆行”隔离区28天,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别人,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强防线。期间,她全然忘记自己是一位母亲,只记得自己是共产党员,第一个请战进入隔离病区,在她的带动下210名医务人员纷纷请战,随时准备加入一线战斗。为了节约医疗资源,她每天8小时不进水米的坚守工作岗位,完成了43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人的医学隔离及临床救护任务,做到了患者及医务人员零交叉感染。因长期穿着防护服,她浑身长满痱疹、面部勒伤,但依旧不下火线。在一线奋战14天,本该在接受完医学观察后轮岗撤下,但她却再一次请站。疫情以来,她便把家安在了医院,56天没有回家,每天只能通过手机,短暂视频给予家中两个幼子一点点母爱。
袁亚丹(右一)对患者例行检查。
面对疫情,她“请战出征”,铮铮誓言诠赤子之心。
1月23日,袁亚丹与丈夫(临武县人民医院医生)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临近下班时,她却突然接到电话,有一名疑似病人已经到达医院,需要隔离观察。来接袁亚丹下班的丈夫,看着她神色不对,仿佛知道了什么,轻声地说:“你别再冲了好吗?孩子需要妈妈,你想想两个孩子,或者,我进去,你守家。”此时,袁亚丹只说“今天排班有变化,需要提前接班。先回家吧。”
回到家后,她简单收拾衣物,没来得及与楼下的公公婆婆告别,与年幼的孩子吻别,说对丈夫说:“我出去一下”,便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主任,让我进隔离区。”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放得下吗?”
“都安顿好了,我是传染科护士,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回到科室后,袁亚丹立即向科室领导递交的“请战书”,请求进入隔离病区,加入战斗行列,第一个冲进了隔离病区。事后,大家问她不担心家里人不支持,闹矛盾吗?她说:“那是我已经忘记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是儿媳了,只记得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护士,在疫情面前,我要用守护人民健康。”
“我们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医务人员,现在国家有难我们岂能坐视不管,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只要我们坚守阵地遵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完成救治任务,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在她的鼓动下,传染科的同事们信心满满,有12名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了入党申请书,向党员看齐,向党组织靠拢,要把党旗插在隔离病区。在她的示范带动下,该医院210名医务人员,纷纷写下请战书,时刻准备着进入最危险的战场。
面对病患,她不畏危难,用爱守护人民健康
“每天我们轮岗值班8小时,在病房里,大家一起发药、输液、发口罩、打扫病区卫生……累倒不累,就是戴着一层外科口罩和一层N95口罩,憋得慌,还不太习惯,慢慢就好了。”在隔离病区隔离衣、防护服、手套、鞋套、护目镜,每一个医护人员都穿戴整齐,时间一长又闷又热,很不舒服。袁亚丹更是为了节约宝贵的防护用品,每天都坚持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因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她干净白皙的脸上被口罩勒出了醒目血痕;纤细光滑的手指被手套里的汗水泡皱发白;身上也捂出了满背的痱子,奇痒难耐,但她依旧坚守火线不撤退。
1月26日,临武县第一例新冠肺炎陈某某确诊。因对新冠肺炎了解甚少,又防护武装得看不见眼睛的医护人员,陈某某内心特别孤独、恐惧和无助,情绪波动较大。此时,袁亚丹又一次勇敢地站出来了,她亲切地与患者沟通,一遍又一遍地与讲解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逐渐平抚了患者的情绪,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和毅力。经过一番周折,患者陈某某终于平静下来,配合完成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落地。
随着疫情升级。在隔离病区留置观察的病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单人病房里患者普遍出现了心理焦虑,甚至恐惧。他们有的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各种抱怨,甚至有不愿意配合的情况。为此,袁亚丹会第一时间把患者的排查结果告诉他们,反复跟他们解释隔离的必要性。同时,发动在隔离区的同事一起对患者们开展心理疏导。
“大家不要担心,到这里了我们就是一家人,有任何需求,用对讲机呼叫,我就会第一时间过来给大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我们一起加油,困难总会过去的。”在她看来,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之前真的很抱歉,我真的太着急了。其实在隔离区,你们最辛苦,一定要平安。”收到这条短信时,已在隔离区奋斗10多天的袁亚丹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面对家人,问她归期未有期,不灭瘟神誓不还。
作为第一梯队的医务人员,袁亚丹在隔离区连续奋战了14天后安排到县迎宾馆进行医学观察,家人们每天都在倒数着她回家团圆的日子。在隔离病区的14天里,她只能依靠手机与家人、子女作短暂的视频交流,更多的思念只能写在日记中。在宾馆医学观察期间,她每天满脑海里都是儿子和女儿的笑脸,做梦都想抱抱他们。
但是就在这时,重点防疫区由原来的湖北省,扩大到四省八市,加之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全社会防疫防控的压力更大了,医院的抗疫和正常医疗任务压力倍增,人员紧张。
“老公,作为第一梯队的一员,我接受过最系统的培训,又曾在隔离区工作过,不论是经验还是专业方面,都是是最合适的人选,医院人员紧张,我申请继续回去工作。”袁亚丹考虑再三后,含着对家庭愧疚和泪水,对至亲至爱的家人们说下这段话。这一下家人非常支持、理解,2岁的小女儿在电话的那头说道:“妈妈,不哭,妈妈乖,安安也很乖。等你忙完了就回来……”
挂了电话后,她擦干眼泪,背上行囊,再一次踏进了隔离病区的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斗,她在隔离病区持续工作28天,累计离开家门56天,先后完成了43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人的医学隔离及临床救护任务,做到了患者及医务人员零交叉感染。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文娟
编辑:龙芳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