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11日讯(通讯员 李卓林 李政)“今年要准备种些什么?如果有困难一定要告诉我!”3月6日一大早,驻白水瑶族乡江友村扶贫工作队员孟俭民就忙着走访贫困户。“这些贫困户的生产有没有受疫情影响”“他们今年有什么生产计划”,这些孟俭民都要一个个做详细记录。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孟俭民走访贫困户。
江友村距离县城85公里,是桂阳最偏远的小山村。2017年8月,孟俭民刚来到江友村。村里不通水,村民要用水必须走几里路去山上挑。村里到处都是泥巴路,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更夸张的是,由于村里交通不便,农民种出来的蔬菜瓜果很难销出去,索性就不种了,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
孟俭民所在的扶贫工作队安营扎寨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善群众的基础设施环境。他们努力争取项目,两年来,村里修建自来水厂、铺设水泥路、盖起村委会大楼,还开办了全县第一家村级敬老院,不但下山方便了,在这里生活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要脱贫就要脱思想,更要发展产业。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发展起了以酸辣椒、藏香猪为核心的“一个合作社、两个基地”模式,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利用高山地区适宜种植辣椒的地理优势,鼓励群众发展生产,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包销合同,种出来的辣椒全部不低于市场价销售到合作社。
周开义今年72岁,家里五口人。儿子腰椎不好,干不得重活,膝下又有三个孙子需要抚养。了解情况后,孟俭民多次上门为周开义排忧解难。请来农技专家指导,种下辣椒3亩。利用手头资源将周开义儿子安排到广东鞋厂打工,如今周开义一家年收入突破5万元,早已脱了贫。
部分村民已经盖起了小洋房。
“我是一名扶贫队员,我的工作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孟俭民说。虽然经常熬夜加班,走一天山路走到脚底起泡,但一切都非常值得。
三年来,江友村已经成功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贫困户从147户447人减至2户3人。
除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近还有一件事让孟俭民高兴。他的女儿孟于滟已经度过居家隔离期。孟于滟是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此前她主动请战进入隔离病房,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
从2月2日到2月14日,孟于滟在隔离病房呆了整整12天。在她及同事的悉心协力下,送走一个又一个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病人。虽然每天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但她从不退缩,父亲也经常通过电话给她鼓劲。
“当时我女儿打电话给我说要去隔离病房,我第一个支持。我比谁都担心她,但我认为这就是她该做的事!”孟俭民说。
2月28日,结束居家隔离的当天,孟于滟通过医学检查,没有被感染。这位57岁的老父亲人生中第一次给女儿写了一封信: “于滟,得知你已从疫情第一线安全而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我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了。爸爸由衷为你感到骄傲。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爸爸所驻的江友村还有2户贫困户没有脱贫,任务不算重,却也不轻松。希望咱们父女俩互相鼓励,共同努力,在“战疫战贫”的战场上迎来胜利!”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卓林 李政
编辑:龙芳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