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临武县万水乡: 深化主题教育 助推民生改善
2019-12-04 23:51:21 字号:

临武县万水乡: 深化主题教育  助推民生改善

红网时刻通讯员 蒋仁义 黄娟 郴州报道

虽说已经进入冬季,但走进临武县万水乡,展现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团结奋进的景象。2000亩罗汉果基地人声鼎沸,村民喜摘罗汉果,扶贫车间机声轰鸣,农民工人熟练地将果子烘烤加工,把一批批罗汉果成品运往买方市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力推进,自来水供水管网铺设到千家万户,山里人喝上了干净安全水;通村、组水泥公路交通网络纵横交错,楚梓公路万水段征地拆迁任务全面完成……全乡民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构建了血肉般的党群干群关系鱼水情。这是万水乡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乡村干部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成效大提升的丰硕成果。

产业扶贫花果香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贫困村民最现实、最受益的民生工程,万水乡把脱贫攻坚融入‘主题教育’之中,乡村两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党员干部深入村组,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基地花果飘香。”乡长李江兵说。

万水乡积极引导,因村制宜,创办扶贫产业基地,全乡组建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24个,开发罗汉果、药材、果类,油茶基地2.5万余亩。各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以土地入股,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市场”的经营模式,与贫困户形成利益链接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了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撑。

2018年,大汉村邓氏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发罗汉果基地2000亩,吸纳54名贫困户常年在基地上班,施肥授花、摘果加工,每人月均工资2400元,贫困户成了乡村大地的农民工人。大汉村3组贫困户邓苏英高兴地说:“我在家门口务工,家务做好后,又可去扶贫车间上班,实现了两不误”。

罗汉果基地还通过“亲帮亲、户帮户、互助脱贫”机制,形成了产业扶贫“组合拳”。罗汉果种植从万水乡2000亩“母基地”发展到县内外7个“子基地”,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按一株罗汉果摘180个果子,亩产值可达13000元,贫困户有了脱贫致富产业支撑。今年,万水乡罗汉果基地被评为省级重点扶贫产业、郴州市龙头企业。

门头村地处高寒山区,海拔850米,是省级贫困村。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因村制宜,村里充分发挥本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产出的生姜细腻香脆,市场价格好的优势,发展高山生姜产业。 2018年,村里成立了临武江音生姜合作社,采取分散由户种植管理,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采购农资资料,统一预防病虫害,统一采集生姜市场相关信息和上市销售时间。

今年下半年,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帮助姜农开拓市场,门头高山生姜走销临武、郴州市场,每公斤卖到了12元的好价格,全村生姜产值达120余万元。28户贫困户种生姜发财,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他们有的盖了新房,有的娶了媳妇。

安全饮水甘泉来

“今年持续干旱3个多月,昔日用水如油的万水乡长坪村村民再也不为喝水的问题犯愁了,家家户户拧开水龙头,清清自来水就流进了灶头”,村支书周继林告诉笔者。

上下潢村引水管道年久失修,水管破旧漏水,影响村民用水。为此,村党支部把村民最盼望、最现实、最受益的民生事儿做实做好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村里投资15万元,维修自来水管道8000多米,解决了全村2000多村民安全饮水难题。

井头村党支部把5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村民喝水难的问题作为主题教育的落脚点,投资20余万元,改造铺设供水管道2000多米,安装智能水表267个,全村1285人喝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乡党委书记陈海斌说:“万水乡围绕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抓实干,让老百姓享受到了主题教育的‘红利’,架起了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万水发展我的责任’成了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

交通便利润民心

11月2日,在万水乡卢市村与永州市蓝山县新圩镇愁里村交界的水泥公路建设工地上,机声隆隆,筑路工人把最后一米水泥路面铺设完,标志着1.7公里长的市际断头公里全线贯通。这是卢市村党支部在主题教育中为民办实事,修通了两县邻村的一条团结路、发展路。

近年来,万水乡把交通建设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民生工程。门头村是省级贫困村,山高路远、交通闭塞,2018年投资900余万元的通村公路建成,在蜿蜒起伏的三十六湾山脉中,把一条宽6米、长5公里的水泥公路“牵”进了山村 ,又修通了黄梅江等4个自然村的通组公路,圆了山里人的“交通梦”。

上下潢村委的石壁下自然村,18户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山窝里,一条坑坑洼洼的机耕路是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长年累月困扰这里的村民。村党支部把解决石壁下自然村的交通问题作为主题教育的为民办实事工程,村里筹集资金15万元,修筑了一条宽5米的水泥公路,小乔车辆第一次开进了小山村。

前不久,地处边远的双源村灶鸡窝自然村一条宽5米、长2公里的通组水泥公路像一条白色的地毯,修进了小山村,村民结束了肩挑手提的历史。村支书周葵金说:“不忘初心修公路,交通便利百姓欢。”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蒋仁义 黄娟

编辑:欧群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