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谁与汝?
遇见知己,是需要缘份的。缘聚、缘散,三分天注定,七份靠相向而行。风雨几十年,人生成与败,说来就来,来了就在。她依旧在这儿!
今天,是第20个记者节。一直以来,因为工作关系,我结识了很多央媒、国社、香港或者本地媒体的“名记”。清早,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点开微信,翻一翻报纸、读一读新闻,习惯成自然了。朋友圈里,记者朋友们是乐于分享快乐的。或新闻、或生活、或趣闻、或励志、或深思。五颜六色、五彩缤纷。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们的敬业、匠心和快乐!
办公桌上,一直珍藏着中新社记者鲁毅寄来的几份报纸,一个专版介绍郴州拥抱大湾区争当开放排头兵的专题。居然,署了我的真名。淡淡的油墨味扑面而来,仿佛窗外飘进的桂花清香。感觉幸福就在眼前,清晰、清新、清纯!
有些事,用了心,总会用得着。早段时间,朋友约我陪同深圳客商。客商来些来头,此行主要考察朋友公司合作开拓大湾区市场事宜。我特意带上这份报纸。“这可是重量级的‘官宣’,还有您的大名。”“我们想要的,政府已在布局。”客商语调提升了许多,多了几分把握。还是你用心啊,朋友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
这张报纸,不经意间促成了一次合作,记者朋友的一个寻常动作,却能够帮上一个大忙。看来,我与记者是有缘份的,远远近近,实实在在,暖暖的!此情可待可追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是干过“媒体的”。第一个记者节时,我刚参加工作,负责东江湖畔一所乡镇中学的广播站工作。一个话筒、两位学生播音员、早中晚三个时段、四五个小栏目、每个班一个“通讯员”,我谓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东江湖片区红领巾分站”,寒暑易节、审稿播稿、乐此不疲。居然实现了1200天安全播出“无事故”,自己还被评为全市“优秀通讯员”。这可是,我这个“门外汉”的第一份新闻战线的“第一奖”!着实高兴了许久。现在想来,也是开心的。
第10个记者节。我还在资兴工作,两个头发最少、一个笔名谢古、一个笔名挑灯的同志带上我,带上手提电脑,赶往《湖南日报》社。站在报社走廊一角,我打趣地说:湖南日报头版头条的编辑,肯定跟你俩的发型一样!在我心里,他应该有些岁数,戴着眼镜,一板一眼的,像个“老学究”。不一会,一位小姑娘,从走廊尽头朝我们走来,穿着碎花连衣裙,扎着马尾辫,一甩一甩的,快步走过来,“我是孙敏坚记者。你们是资兴的吧,稿子呢!”我愣了一下,连忙双手把稿子递给她。“现在各县市区先进经验都很多,头条要排到明年三月份了。”两个发型一致的带队领导反应非常一致,意见也如此一致,“稿子我们连夜改,请您一定年前发!”小姑娘看了看我们,“改好,明早发给我,我尽量吧!”我们连忙道谢。
元旦刚过,《资兴党组织主动“晒”党务》正式刊发,居然也有我的名字。小姑娘,大才女;名字很刚毅,对人还真好!我们仨约定再上长沙专程感谢她,却被婉拒了。
这么多年,我再也没见过她。只是在省报头版发现她的名字,原来她只采写报道一些省里重大新闻。今年全国“两会”,多年前结识的《湖南日报》记者白培生,我称之“白兄”,发出一条湖南日报采访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长刘志仁的微视频,我习惯性的点开。突然眼前一亮,居然是她——十年只见过一面的孙记者!我静静地看完,不由的感叹,少女成少妇,才华绽芳华。她用最美好的青春,记录时代的发展,记载自己的成长。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敬业!
优秀的记者都是相似的。这位“白兄”,曾是我在浙江大学的同学。极少沾酒,却重情重义。每遇见我,聊上几句,喝上几杯,脸涨得通红。“锋兄啊,搞你不赢。晚上还要赶稿,下次陪你尽兴。”“白兄啊,你总是下次。那次都没有尽兴!”记者们无疑是很忙的。白天采访,晚上赶稿,是常态。我是不会强求的。
我和记者的缘分,缘于一种习惯。坦白地说,我是坚持读书看报的。有时觉得一些新闻有些拘泥、平实、格式化。一次,在郴州日报读到一篇报道《绣得黄草入画来》。细细读完,引人入胜,一股子才气扑面而来,原来报道可以这样写。真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后来,我居然与作者李苏文一起共事,提起此作,感慨不已。当记者难,写材料难,拟一个好标题,更难矣。
再难的事,也有“高手”。其中一位在这座城市比较有名气。获奖的新闻不少,但我却不太记得了。大概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也非新闻战线的“正规军”,不太懂的。只是记得“名记”曾经连用“柳暗花明又一村”“桃花流水鳜鱼肥”“云想衣裳花想容”“我欲因之梦寥廓”之类的五句诗为题,全景报道一个乡镇的发展情况。很是新奇,并记住他的名字—周巍。他时常点评我的微信,调侃于我,“你那段文字有点人民日报的风味。你不当记者真是一大损失”。自然是朋友的“高级黑”。
其实,我是仿照的。“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杨柳吐绿、鲜花盛开、春江水暖,神州大地呈现一派生机。跟随镜头,去感受春天里的美丽中国。”感觉与一些“八股文”不同,就记下了,偶尔“套用”一下,用来调侃在乡镇任职的朋友。
有人说,隔行如隔山。能够“跨界”成为朋友,这种缘分,在时间的沉淀中,她是有灵性的,往往垂青那些执着坚守、默默奉献的人。
早些年,在资兴工作。我办公室楼上是空着的,晚上加班很是安静。2012年,资兴成立新闻中心,正好就在楼上。有时,加班很晚,昏昏欲睡。突然楼上脚步响,原来,他们也在!一次在楼道碰到,我打趣道:你们来了,搞得我在这栋楼的排名又提前了几位!众皆愕然,“我们是新来的,有什么地方打扰了,还望多多包涵!”新闻中心的大记们多是“跨行”选拔的,原来不在机关工作,一脸的真诚。“我终于不是最后一个下晚班了啦!”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一下子就亲切起来。从此,这栋楼,多了几个“风雪夜归人”。
后来,我与他们经常一起下基层、跑工地、进村组、“干革命”。跑在最前面的就是他们了,强辉、跃华、孝荣、黄敏、剑锋,清一色的“纯爷们”。一次,东江湖上,一群白鹭飞过。我心里默念道: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行白鹭上青天,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心便随着白鹭飞远了。只听到旁边“咔嚓咔嚓”响不停。“干革命”的同志兴奋地喊道,拍到了,拍到了。有机会上省报了!
果不其然,稍后一段时间,《湖南日报》刊发了。原来,注定我是干不了这行的。有时,自己也产生一种冲动,尝试“仿写”一些。总觉得拿不出手、上不了台面,唯恐给人“关公面前耍大刀”的贻笑大方。更觉得新闻行业很是神圣、不可造次,非得有“两把刷子”才行。更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需要“平凡之处见精神”的敏锐,需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定力。
有时,感觉他们实在太忙,也尝试写过一二篇。市里那位头发越来越少、“管记者”的朋友碍于面子,常常润色一番,推荐再三,居然也有一些文字见诸报端。较为满意的,仿佛就是《白廊月下听民声》《一路欢歌一路情》《梨花深处访梨农》《牵挂,远山的那条路》《库区深处春意浓》《将一种责任进行到底》。上了头条或者报眼的,《资兴乡镇干部成为土专家》《资兴全面小康稳居全省前列》,都是与“高手”合作的。真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毕竟不是专业的,我大多是用笔名的。早几年,资兴举办啤酒节,一群记者朋友忙完差事,围坐一起,喝着啤酒,吃着烧烤,聊着新闻。郴州日报社张红萍老师问起我的一位记者朋友,“你们市里有一个叫田丰木的,文笔还不错的!”朋友连忙打电话给我。前辈是我仰慕已久的“大伽”,难得来资兴一趟。我拿起一叠啤酒券,直奔而去。正好尽一下地主之谊。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来。前辈是有才华的,出口成章。“你的笔名是什么意思啊?”我遇见了答记者问。“就是名字的一半,寓意低调、内敛、谦虚。同时体现丰收之喜悦。”朋友是懂我的,抢过话来。“不错的,年轻人,应该这样。”“大伽”不仅有雅量,也有酒量。又是几杯下肚。
大伽有些酒意了。干我们这行,这么多年,要想出精品,比起文采,初心更值得叫好。说得文艺范一点,“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我们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们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那是,坐在同一个酒桌上,才能听到心与心的召唤。
夜渐深了,我们谈兴正浓。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在我印象中,记者朋友们是健谈的,也是真性情的。在资兴工作时,因服务的领导结识新华社记者陈文广。他很是斯文,更不太喜欢“大场面”,常常是忙完差事,才见面,喝点茶,聊聊天。一次周末,领导邀其爬山,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一路聊天。“当前新兴媒体发展势头正好,传统媒体也该转型了。”领导首先抛出话题。“受众的阅读兴趣,不仅在于纸媒,更乐意有图像、有声音、有互动。怎么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您有什么高招?”他俩是健谈的,话题也高大上。“当一名好记者,不仅要有眼力、脑力、笔力,也要有脚力。”记者朋友久居大城市,体力有些不济,领导调侃了一下。“没办法,职业病,要怪谁?”我跟在后面,静静地听着。谈笑间,不觉来到一个偏远的小乡村,农户很是客气,炒了几个家常菜,倒上自酿的土酒。记者朋友也不推辞,连干了几杯。直夸道,资兴山好水好人更好啊,连酒都是甜的!语言不像《内参》那般严肃、平实、深邃和尖锐。让农家主人特别脸上有光。临别之时,一家人与我们合影,记者抱起一小孩,乐呵呵的样子,很是灿烂。
原来,我和记者的缘分,源于真性情。这种真性情,不需要张扬,但需要坚守。难能可贵的是,在我楼上“加班”的朋友仍然还在跑新闻。偶尔回资,邀他们聚一聚,大多是在下基层、忙采访、赶稿子,难得一见。只是在微信里,知道他们的稿子经常登上《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红网等各大媒体,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新手成了老手,写手成了高手。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安慰那颗朴实的、火热的、奔跑的心了?
或许,在他们看来,选择坚守,选择奔跑,选择内心的淡定,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我却没有这么高大上的。这些年来,早已“挂笔”,这种坚守渐渐淡了,渐行渐远。与记者打交道,少了许多。偶尔陪领导调研,坐在中巴车最后一排,静静地看着,红网郴州站、《郴州日报》、郴州电视台的记者们个个快步如飞,抢着镜头,快速记着什么。上了车,忙里偷闲,往嘴里塞两块饼干,翻着朋友圈,时不时嘀咕两句,昨晚又赶稿到2点多,低头忙着自己的事,无暇顾及我。我望着窗外,极少聊天,生怕打扰他们的思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次,我在《白廊月下听民声》写到的“女一号”特意来办公室找我、聊天。她原来的乡干部成长为宣传部的“顶梁柱”,自然离不开媒体、记者、新闻这些主题,多年未见,甚是一见好故。因为,我们深信,新闻,就是做人、做事、作文的和谐统一,它源于一片初心,固于一种坚守,彰于一种灵动的智慧。
其实,我的书架上,摆在显目位置的有一本《喜看郴州好变化》,收录了各大媒体记者介绍郴州的新闻报道。早段时间,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了《脱贫之后 东山再起要靠啥》,我联系的贫困户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主角”,从贫困户成为脱贫的“典型”,心里很是高兴。有确,无发展实效,则无媒体聚焦;无品牌特色,则无新闻价值;无务实担当,则无舆论之正。有幸,郴州三者俱有,恰如“郴江幸自绕郴山”。无疑,我和记者朋友都是幸运的。
这种幸运,源于时代,在于文字。古人曰,立德、立功、立言,乃安身立命之根本。当今,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你有你的任性、我有我的个性,你有你的说法、我有我的看法,有人关心你的正面、有人盯着你的负面,“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无论是“官文”还是“官宣”,合为时而著,合为事而作,合为正而为。只有坚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责任,坚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价值,坚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开拓进取,才能写好自己人生的好“新闻”,谱写好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我和记者有个缘。
久久不见久久见,便胜却人间无数!
(红网时刻通讯员 黄锋林/文)
来源: 红网时刻
作者:黄锋林
编辑:欧群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