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胡用梅 郴州报道
编者按:对于大山里的人来说,路,就像暗夜里燃起的火炬,照亮着山里山外的世界。
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东江湖蓄水工程,湖南省资兴市清江、滁口两镇居住在山里约2万人,因“路”不通被湖水阻隔了30余年。
山高陡峭,修路难于上青天。但,今天,几代资兴人凭借毅力和智慧打通了这条“天险之路”,让“清滁”人日夜盼望走出大山的路,终于成为现实。
车轮滚滚,与时代脉搏同频,从此山里的世界不再寂寞。勤劳的库区人喜出望外的同时,也更多看到了他们内心极度渴望的希望与未来。
北极岛上风光。(朱丽萍/摄)
大抵每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过上让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是资兴市滁口镇荷坳村北极岭岛李添宝一直以来的梦想。
打记事起,李添宝就随父母在外经商,从小耳濡目染经商之道,干事创业热情十足。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李添宝在餐饮旅游服务、特色民宿经营、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已小有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旅游创业经营经验。
北极岭岛。(欧群军/摄)
2017年,对于李添宝是意义非凡的一年。4月初,李添宝回家探亲,村里原支书朱树平拉着他的手,“添宝啊,你能不能带个项目回来,我们老了挑不动了。”老支书言辞恳切,李添宝虽轻快回答,“行啊!没问题!”,内心却无比酸楚。
李添宝走在北极岛的马路上。(朱丽萍/摄)
北极岭岛位于资兴市东江湖景区,是滁口镇、清江镇、白廊镇的分界洲岛,也是东江湖第二大岛,四面环水,交通闭塞,村民致富无门,外出务工或经商者多。
近年来,东江湖成功创建为5A景区,东江湖水也成为多地饮用水。保护东江湖生态、饮用水源地,自然成为大家的头等大事。村民有树不能砍,有鱼不准捕,而唯一可以发展的水果产业—橘子树却遭受黄龙病侵害。黄龙病之于橘树就如癌症之于人,可怕至极,大部分村民损失惨重,由富返贫。
李添宝带着自己的技术团队探讨项目建设。(受访者供图)
岛上村民出路何在?带领全村由单一的水果农业生产发展向旅游服务产业转型,实现 就地就业,就地创业,从而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是李添宝期待的蓝图。
李添宝站在北极岛上远眺。(朱丽萍/摄)
怀着这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添宝毅然决定返乡,此时村里几个在外年轻人也闻讯响应,他们决心做点事,改变祖辈多年来靠天吃饭,上山挑的艰难局面。
李添宝带着多年经营积累下的资金和技术团队,多次考察、调研, 几个月的时间,精心制作出一本厚厚的规划资料集,“时任滁口镇党委书记段鸿辉当时特别惊讶,也格外欢喜。”李添宝说,当他把资料提交给滁口镇政府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时,他们非常认可,并表示全力支持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梦想。
资兴市相关领导上岛考察调研。(受访者供图)
规划里,李添宝将北极岭岛的“岭”去掉,命名东江湖 · 北极岛美丽乡村旅游项目,自己做家乡的岛主,村民自愿参与以自家闲置房屋及果园入股,以“公司+合作社+村委+农户”的合作模式,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美丽生态的乡村旅游岛。
然而,创业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北极岭岛,四面环水,交通只有单一的水上船运。随着项目推进,李添宝创业路上的难题也纷至沓来。建设材料如何进来?建好后,如何让更多游客进入?当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所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要如何消化?
北极岛上的风光。(朱丽萍/摄)
这些现实无法跨越的难题,一个个都成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拦路虎”,“这让我很多次都在想,到底是坚持,还是放弃。”李添宝坦言当他满怀激情,卷袖大干时,现实交通瓶颈的这盆冷水,泼得他心灰意冷。
老支书的话语犹在耳畔、父老乡亲的期盼也宛然在目。李添宝告诉自己,只有不忘初心,咬牙坚持,才有可能让大家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李添宝站在建设中的项目上给记者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样子。(朱丽萍/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9年,一条蜿蜒在东江湖库区原始次森林的巨龙,为他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清滁公路的拉通,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们的项目也能快速推进了。”李添宝喜出望外,信心满怀。
李添宝站在建设中的项目上给记者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样子。(朱丽萍/摄)
清滁公路拉通后,建设材料可以就近陆路运送,外来游客也不再依靠单一的水上船运,由游客骤增带来的生态压力将得到缓解,周边村民致富路也更宽了......
群山环抱下,北极岭岛绿意盎然,碧水蓝天,和谐发展。似乎就在不远处向岛上的人们招手。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编辑:欧群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