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31日讯 (通讯员 罗玉霞)近日,笔者跟随北湖区教育基金会工作人员到鲁塘镇红星村摸底走访市三中的贫困学子吴阶平,今年他以538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湘南学院医学系。沿途的山峦连绵起伏,楠竹漫山遍野,清风拂过竹叶带起了层层绿浪,住在这里的人们多数靠种地和卖竹片为生。
“有了爱心助学基金,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笔者见到了吴阶平时,他跟妈妈正在地里除草,他说,从五岁就开始他就跟着父母做农活,如今早已娴熟于心。
吴阶平跟妈妈一起干农活。
回到家,吴阶平放下锄头就开始淘米煮饭。笔者这才打量吴阶平家,60平方米的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套老旧的沙发和一台已经锈迹斑斑的电视机。
“家具和电视都是亲戚朋友家换下来的,到现在又用了十来年了。”吴阶平妈妈谭爱娥说,2002年,家里的老房子被大水冲垮,夫妻俩拿出早些年攒的积蓄,向亲戚朋友借了钱才建好了新房。平时夫妻俩只要不做农活就会到山上砍竹子,切成了竹片拿到集市上卖,好些年才把建房的钱还上。
吴阶平回家放下农具就淘米煮饭。
因长期劳作,2015年,吴阶平的爸爸吴国瑞患被查出有肺囊肿、肾病,关节炎等疾病,干不了重活,母亲谭爱娥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吴阶平也主动挑起了家里的大梁,每次放假回家,他都会承担大部分农活。“阶平从小就懂事,很少让我们操心。”谭月娥说,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就跟着女儿走3里多山路去南溪小学上学,从不要大人接送,一个星期一元的零花钱都会攒着买学习用品。
“农村娃只有上学才有出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谭月娥将上初中的吴阶平送到了城区的菁华园上学,每学期两千多元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开支,夫妻俩天不亮就要上山砍竹子,中午日头正烈,还在地里劳作。尽管如此,每年姐弟俩的学费还是要东拼西借。
北湖区教育基金会工作人员与吴阶平一家交谈。
2015年,村里将吴阶平家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吴阶平在市三中的学杂费全免,每年北湖区教育基金会给予1600元的资助。吴阶平考上大学后还能获得3000元的助学金,大学四年还可获得每年4000元的资助。北湖区教育基金会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三年来,吴阶平一直受到基金会的资助,像他这样的学生全区有6790人,资助的资金达650多万元。
吴阶平的“荣誉榜”。
临走时吴国瑞告诉笔者,女儿已经在衡阳南华附属医院当护士,吴阶平也申请了助学贷款,又有爱心教育基金,家里几乎是没了负担,农闲时夫妻俩会出去打零工,家里还养了禾花鱼、鸡、鸭,今年下半年家里就能脱贫了。
来源:红网
作者:罗玉霞
编辑:龙芳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