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21日讯 (通讯员 林航竹 陈敏捷) “朱队长,快进屋喝杯茶!”“朱队长,我家的水晶梨都成熟了,今年卖的不错。”盛夏八月,走进土桥镇小坑村,宽畅平坦的村道、绿意盎然的蔬菜基地,尽显和美静谧的乡村图景。一见到扶贫队长朱小英,村民们就热情地凑上来聊家常。
2017年2月,汝城县益将林场纪检员朱小英,来到汝城县土桥镇小坑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小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名身材娇小的女子,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朱小英人小志不小,暗下决心:“既然来了,就要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多办几件好事实事,让小坑村变个样。”
用心改村貌
小坑村由原来的山坑、横坪山、小坑三村合并而成,15个村民小组,590户1671人,居住比较分散。朱小英长期在机关工作,刚开始对农村工作有些胆怯,几天后就渐渐适应了。
慢慢地, 朱小英悟出了一个道理,做农村工作,就是要不怕多跑腿、多磨嘴,不怕苦和累。凭着扎实认真的精神,她走遍家家户户、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熟悉村情,对当地情况如数家珍。之后,她与村支两委班子一起,协商制定了小坑村脱贫攻坚规划,并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一项项地推进实施。
一年多来,在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努力下,小坑村先后完成了9公里多的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完成了山坑、横坪山安全饮水工程,完善了村级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小广场和文体设施建设,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新建了120千瓦的光伏电站,实现了并网发电,村集体收入实现突破。
山坑片离村部35公里,大多处于深山中,生存条件较差。朱小英带领扶贫队和村支两委,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久居深山的村民搬到集镇居住。2017年10月,104户303名群众入住搬迁点新房。有了便捷的就医、就学、生活条件,村民无不喜笑颜开。
用情连农户
贫困户何勇刚这些天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他期盼了10余年的新房子就快要封顶了。因为家庭贫困,原来的土坯房早已不能住人,这十多年何勇刚都是带着妻儿辗转租房居住。朱小英在走访中了解此情况,帮他争取了危房重建指标,使他心愿达成。
“非贫困户也是扶贫对象,要让他们共享脱贫攻坚的果实。”在工作中,朱小英也很注重非贫困户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理解、支持扶贫工作。部分农户相对困难、但又达不到贫困标准,看到贫困户享受许多政策待遇,经常有领导走访慰问,心里不平衡,对村里工作不太理解支持。对此,朱小英和村支两委耐心宣讲扶贫政策,讲解近年农户普遍享受的系列国家惠农举措。多次的交心、交流,从抵触到接受,再到融洽。非贫困户的心结解开了,气也顺了。
村民欧柏寿更是连连为工作队点赞:“满意!满意!满意!他们来了之后修通我们下洞、肖家、竹山足三个组的通组公路,让我们非贫困户也尝到了脱贫攻坚的甜头。”
用力抓产业
“今年我家通过种养殖业,预计收入能达到7万余元呢。”贫困户黄太林原来一直在外务工,因为母亲治病欠下不少债务,两个孩子读书,家庭负担很重。
朱小英多次到他家里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劝他回家承包田地发展种养殖业,既可以安心照顾家庭,还能有不错的收入。如今,黄太林种植了20多亩朝天椒、玉米等,养鸡400多羽,养鱼2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为了发展特色产业,拓展脱贫路子,朱小英带领扶贫队和村支两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大力发展锥栗种植,让82户贫困户每户种植一亩,每亩种植40株,共为贫困户发放3280株锥栗苗木。通过走村串户宣讲产业奖补政策,现在村民通过发展朝天椒、生姜、升麻、夏菇、玉米等特色种植,收入有了大幅提高。
脱贫摘帽进入倒计时,朱小英基本每天都在村里,以村为家开展工作,上初中的儿子,平日也只能借住在弟弟家。“干好工作是我份内事,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做好我们小坑村的扶贫事业。”朱小英朴实的语言坚定有力。
来源:红网
作者:林航竹 陈敏捷
编辑:龙芳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