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是郴州创新发展的最大优势。
郴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称“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构建郴州“水立方”模式,在守护一江碧水上下功夫,顺水而行,向新发力,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底色,实现了生态蝶变、山乡巨变、发展嬗变。
山水焕新
郴州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主题,坚持“紧盯一个目标、把握三个关键、做好五篇文章”的“135”总体布局,实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及源头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生态产业发展、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支撑等六大行动,创响“郴州好水·生活更美”品牌,成功举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型”城市郴州研究成果在联合国官网推介。
打造“两山”转换的郴州实践,“郴州好水”的价值理念正全方位凸显,全领域厚植。今年1至9月,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1%,同比上升2.6%,全省排名第二;53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达100%,13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023年9月16日,在郴州举行的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上,《东江湖宣言》正式发布。
风景迷人的东江湖。
被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的东江湖,创造了“全国独一份”的深水湖库保护奇迹。东江湖是国家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湖泊、国家战略水源地,出境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Ⅰ类水标准。今年国庆期间,东江湖旅游区(环湖)单日接待游客最高达10.56万人次,景区热度持续攀升。
高椅岭。
高椅岭,曾因火力发电产生的煤灰、废渣源源涌入,形成了一个巨型的淤泥扇面。
郴州以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对高椅岭实施地貌恢复、加盖覆土等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火电企业开展煤灰、废渣循环利用。水土流失总治理率达99.84%,裸露地植被恢复率达99.64%。如今,高椅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跻身“大湾区游客最喜欢的湖南20景区”行列,浑然天成的丹霞地貌,周边的红岩绿水、险寨奇涧,让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桂东县,“两山论”护航下的“千年鸟道”恢复了和谐共生的喜人景象,昔日的“捕鸟人”变成今日的“护鸟人”。
目前,桂东县有专职护鸟员20名,守护着桂东县境内涉及50万亩山林的“千年鸟道”。桂东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97%,过境候鸟有207种。该县青竹村把“打鸟坳”变成了网红民宿村,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进村观鸟、拍摄。1000多人的村庄建起了115家民宿。避暑旺季,外地游客超过3000人,整村经济收入近1500万元。“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和“港澳青少年研学交流基地”也在这里落地。
郴州水世界(曹高林 摄)。
东江湖、碧水丹霞、莽山、郴州温泉成为郴州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四张名片。“郴州水世界”成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水品牌,获评多项国家奖项(多为全省唯一)。莽山水库用水权达成水权交易成为全省试点,湖南省首笔“取水贷”落户郴州。把偏远山区变成网红景区,把广阔水面变成打卡画面,把凉快天气变成火热人气,把污地废地变成绿地宝地,郴州“两山”转换让山水焕发“新颜值”。
科技添新
2024年6月18日,在临武县举行的湖南省锂电新能源产业暨固态电池产品合作对接会上,湖南郴州安高固态电池研究院正式揭牌,“海川”“金猴”“西岭”三款固态电池产品同时发布,久森安高固态电池中试线成功启动,实现了固态电池中试在全省零的突破。
湖南郴州安高固态电池研究院主要依托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自身技术团队,开展固态电池新技术的研发,将有效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为郴州打造“电池之都”提供技术支撑。
探索“异地研发+郴州孵化生产”成果转化新机制。我市持续深化与中南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3+4”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与佛山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落地。
创新平台提质提量。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承担国家科技专项。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郴州分中心有望年内落地。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将全球水数据接入郴州城市大脑、郴州水世界等应用场景。引进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汝城分中心等创新平台。资兴市钠电池研发中心、科力远大储能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安仁枳壳研究院、郴佛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创新平台相继成立。国家科技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
郴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线。
创新活力持续奔涌。国内顶尖涉水领域院士专家团队纷至沓来,全国水利科学大奖获得者王浩院士,2024年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奖获得者曲久辉院士,郭华东院士,夏军院士亲赴郴州为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把脉问诊。郴江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加速推进,一年来,新增注册湘南学院—郴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非企业科研机构2个,新引进市场主体1个,挂牌试运行共建平台4个,编制行业标准1个,申请发明专利2个,举办行业学术会议2场,“郴江实验室新能源电池材料研究中心科教融汇项目实例”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宜章中试基地“六氟磷酸锂连续合成新技术与设备研究”项目实现产业化;郴州高新区中试基地“贵金属纳米催化材料研发实验室”项目已达到产业化条件;中南大学与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项目“典型关键矿产资源高效能浮选药剂设计、开发与应用”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巨人机床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产品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木草人茶业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项目“白毛茶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已繁育汝城白毛茶1号60万株以上,新建成汝城白毛茶基地280亩;黄沙坪多金属选矿“黄沙坪模式”项目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至今,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从1.14%跃升至2.38%,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从93家跃升至2149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11家跃升至619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件数从2.11件跃升至3.88件。今年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282.1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8.51%,进度排名全省第三;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专家工作站9家、省级博士创新站7家。
产业向新
作为资源型产业特征十分突出的城市,郴州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新动能,助推产业发展向“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今年初以来,郴州推动与高校全面战略合作,成立郴州市与高校深化合作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全市“一对一”对接工作制度,推动政校企对接150余次,征集技术需求365项、科技成果2860项,成果转化加速提效。
围绕“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建立资金“以投代补”的可持续长效机制。今年初以来,全市投入资金1.73亿元立项9个“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施41项重点研发项目和14项创新平台项目,农夫机电获省市联动项目立项,福银新能源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研发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格瑞普中试基地成功转化中南大学5项科研成果。
一大批企业向“新”发力,深耕细分领域,修炼“独门绝技”,填补市场空白。
湖南鑫泉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高达1500摄氏度的火红铁水灌入模型,不到一小时,即可生产1台重达56吨的车床模型。这是近年来,郴州装备制造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真实写照。
湖南协成管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高校院所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研发出一种以竹纤维为主要原料的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属国内首创。目前,公司新产品竹基复合材料波纹管已占据全国43.1%的细分市场。
郴州高鑫材料有限公司4项专利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重点项目6项,申请发明专利32项,完成40余项成果转化。
炬神电子车间。
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为突破技术瓶颈,与中山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生产的高功率密度GaN绿色电源转换效率高、电能消耗低、电磁噪声小,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向“新”提质,打造“郴州制造”升级版。5月28日,郴州市现代装备产业招商推介会暨产需对接会(嘉禾锻铸造与数控机床专场)上发布了100余项高校现代装备科研成果,6个项目现场签约,投资额29.9亿元。5月30日,郴州市举办“科技金融 助企‘邮’我 ”科技型企业政策培训暨银企合作对接会,签约总金额达1.48亿元,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金融动力。10月29日,2024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湖南站)暨郴州高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专场活动在郴州举行,通过集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服务机构和投资机构等各方主体,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在地方落地转化。2023年,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全行业营业收入1052亿元,占湖南40%,郴州高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获评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陈红军 陈卫 郭凯 罗侠 罗海勤
编辑:沈馨